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会员:黄日成 友情提供
我上《云南的歌会》这一课
海南农垦八一糖厂中学 郑 艳
实施新课程改革,教材的编选有了很大的变化,所选的课文更加贴进生活,既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语文素养。《云南的歌会》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学习这些课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记叙了云南数种歌会的场景,表现云南乡民爱唱、善唱山歌的民风特点。教学这篇文章,要让学生注意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还要注意作者表现民族文化的几种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为了上好这篇有趣的文章,我在课前进行了较充分的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有关的民歌音像资料,如《阿诗玛》《五朵金花》《刘三姐》以及本地儋州民歌——调声。但可惜我和学生只搜集到《刘三姐》的音像资料和儋州调声的音像资料。于是我根据教学需要整理剪辑学生搜集的音像资料和我搜集的流行歌曲演唱会的音像资料,并制作成课件,安排一课时上完。
一、导入
1、谈话: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呢?(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能歌善舞。下面请同学们就所播放的音像片段猜猜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
2、趣味竟猜:(刘三姐,广西壮族)多媒体播放《刘三姐》的音像片段。根据欣赏到的音像片段谈感受:你觉得这民歌怎么样?(淳朴、亲切、自然、动听)
3、了解云南民歌:“云南是一个聚居了最多少数民族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民歌几乎渗透到各个领域”指名说说对云南民歌的了解。多媒体播放云南民歌的背景资料。“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现代作家沈从文一起来欣赏蕴含着浓郁民族气息的云南民歌。”
4、板书课题、作者名。指名说说对作者的了解。
二、研读新课
1、小组自由朗读,要求读完后说出你对云南歌会有哪些了解。
2、指名回答:文中给我们描写了几个唱歌的场面?(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分别在哪段?第一段讲什么?
3、导读:虽然同是唱歌,但它们在内容上各有侧重,我们先来听听“对调子”都唱些什么?(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多”字说明什么?能不能去掉?(不能,“多”说明“对调子”多数以情歌为主,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内容。)既然“对调子”多唱情歌,那么它采用什么方式唱歌呢?(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压韵,循环无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调子”都是什么的大比拼?(机智才能)这里作者着重写了“一个年轻的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的情景,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描写这个年轻妇女的?(外貌描写)齐读这一部分的内容。这一部分刻画出一个什么样的妇女形象?(性情开朗、活泼,聪明,手脚麻利)思考: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要浓墨重彩地描写这位唱歌的妇女呢?(突出“对调子”的人的机智才能)
4、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赶马女孩,听听她们都唱些什么歌?(她们唱的是悦耳好听的山歌)她们的歌声充满一种什么样的美?(淳朴本色美)思考讨论:既然这样,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赶马女孩唱歌,而是用许多笔墨去描写由呈贡一路进城的景色?这些和赶马女孩唱歌有什么关系?(明确“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描写出了当地优美的环境,自然环境之美与歌声之美相得益彰,美景衬好歌)齐读第4段。
5、那么“金满斗会”呢?这是一个以什么为主要内容的盛会?(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从哪里可以看出歌会“盛大”?(人多: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时间长: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盛装: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利索,头上手上到处是银光闪闪。)如此壮观的场面,给人的感受如何?(盛况空前、十年难逢)齐读第5段。
6、小组讨论:作者描绘了这三个唱歌的场景,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表达怎样的生活态度?(明确:生活就像歌声一样是美好的,我们应该尽情地享受并体会人生中美妙的日子。)
三、拓展延伸
1、比较:多媒体播放流行歌曲演唱会,孙悦的《我心飞翔》音像片段,比较它与云南的歌会有什么不同?
2、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云南歌会般美丽浓郁的民俗文化?(儋州调声)
3、欣赏儋州调声的音像片段。
4、请一位儋州本地学生为大家现场演唱儋州调声。
四、总结
本文对云南歌会的介绍,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让我们知道生活中有歌就有欢乐。同学们,生活是美好的,人生更是美妙的,我们身边处处有美,让我们从这一天起细细品味吧!
五、作业
课后写一篇介绍当地民俗节日的文章
板书
一、山野对歌 唱歌人 机智才能
二、山路漫歌 环境 美景衬好歌
三、金满斗会 场景 盛况空前
上完这堂课,我进行了总结反思。根据上课同学们的热烈气氛,回答问题的准确度,以及课后询问他们的看法,这堂课上的是比较成功的。课件的制作给学生带来了视觉的享受,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积极参与现场演唱。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如纪骁君同学比较流行音乐演唱会与云南的歌会,就分析得较具体、较到位。通过这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培养了动手搜集资料的能力,而且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发现了我们本地的民歌美,并由此发扬了本地民族文化。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儋州调声!因为在此之前,我是讨厌儋州调声的,总觉得粗俗难听。现在的我好欣赏儋州调声那优美动听的旋律,听了心情舒畅,全身就想动起来。新课程改革,让我和学生一起成长了!但是这堂课也有让我遗憾和不足的地方,如:没有找到有关云南民歌的音像资料,只找到广西的民歌音像资料,说明了:一个是我们的教学资料少,二是没有下大工夫上网查找,三是计算机水平也不过硬。还有,在上课过程中,有些重点句子没有让学生齐读来加深理解。同时,这堂课的容量较大,一课时上完,只能适宜快班的学生。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对学习的态度也越来越积极。这堂课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题目:我上《云南的歌会》这一课
邮编:571726
日期:200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