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教学重设
第一部分:敬畏自然。
那些言论超出了你的预想,
是你所不知道、没想到的?
征服自然的说法,一向被我们接受,
而今天作者却说——敬畏自然。
填入一个词:
在作者看来——
征服自然,是一种________的表现。
(不自量力、狂妄、自傲、小聪明
——和“聪明”比较,“小”在哪里)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在文中勾画出关键的语句:
人类视野和认识是有限的,
人类自身就是自然的杰作,
人类是自然认识自我的工具,
人类是自然机体的一部分,
人类和其它生命是平等的,
……
却宣称,自己要征服自然。
第二部分:敬畏自然?
对此,大自然自己是怎么看的?
文中有一句话——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1、什么是“窃笑”?
2、后面的破折号怎么回事?
3、作者是怎样补充说明的?
4、母亲、孩子、无知、窃笑——联系起来看,这个“笑”应该是怎样的?
(演示出、形容出)
对第4问的引导:
第一种方案:
怎样的笑?(包含着什么)
为什么笑?
为什么只是笑?
第二种方案:
让学生写——
写出目睹了人类的狂妄行为,
大自然“母亲”的心理活动。
小结:
在大自然的眼里:
1、人类的错误,很傻很天真——
富有爱意的笑,包含宽容和理解!
2、人类的错误,正常而必须——
笑而不语,无须解释,静待花开!
可是——
征服自然,不正是人类的错误吗?
为什么它就得不到作者的理解呢?
没有这样的幼稚、这样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动,
人类的科学又如何向前发展呢?
最狂妄之人莫不就是作者自己!?
第三部分:敬畏自然!
对于征服自然,产生两种不同的看法:
征服自然是人类勇气的体现,是必不可少的。
征服自然是人类狂妄的表现,是绝不可取的。
(学生围绕课文,思考辨析:
作者的看法为什么是后一种;有些后果不可逆转)
引导:
读课文第三段——
理解“自掘的陷阱”。
要点:点出“陷阱”的诱惑。
问题设计:
1、怎么理解矿坑是“自掘的陷阱”?
(定会说到对生存环境的破坏;跟着问——)
2、咱们中学生都能明白的,人家却少个心眼?
(“陷阱”的特征和意义;发现不了的、甚至看起来很美的“洞”)
小结:
利益的诱惑下——
也知道危害的存在,却侥幸地认为不会危及人类自身。
(但,你能肯定吗?谁能断言呢!请看下面这个反问句)
3、认识反问句的意义:
这里用了一个什么样的句式?有什么作用?
(注意这个反问有针对“断言”的意向,从而提醒自以为是的人类:
或许吧!不是陷阱固然好,但谁又能断言呢?如果这真是一个陷阱……
所以,关键是你能不能“断言”;如果你不能断言,那么,请你再想想好吗?反问句的作用,就是引发人们慎重地思考:人类啊,请你醒醒吧……)
注:
反问句的作用,要看作者强调的是什么。
A、可以通过朗读重音的变换来体会:
比如“谁”,比如“断言”,比如“陷阱”,比如“自掘”。
如果强调的是“谁”,那么作者意思就是:
谁能断言——
有人能断言吗,有吗?如果有,请他站出来好吗?我倒要问问他,他是凭什么断定的!
(如此,这句话既是一种警醒,又是一种震慑)
B、还可以通过“换词”来体会:
比如在八班上时,有同学不小心说成了“自掘的坟墓”,
那么为什么不可以问问学生:可以换成“自掘的坟墓”吗?
很显然,“自掘的坟墓”体现不出:不自觉地受到吸引和诱惑。
小结:
犯错不可怕,
觉察不到错误,造成的后果却不可逆转。
三思而后行,少一些狂妄,
多一些理性,多一些慎重,再想想;
再想想——
就是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就是对自己的生命、对子孙后代的生存负责。
读最后一段,
进一步思考:
怎样才算是“敬畏”?
——强调“平等”:
包容而富有爱意地看待宇宙生命;
而这正是宇宙自然最伟大的智慧。
也就说,对于我们人类而言——
什么时候获得了自然的这种智慧,
什么时候才算真正地敬畏了自然。
20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