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间采风去《黄梅--我美丽可爱的家乡》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到民间采风去
黄梅县孔垄镇第一中学 张军良
黄梅------我美丽可爱的家乡
教学目标:
通过认知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人文,激起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系统而全面地了解黄梅, 让黄梅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黄梅,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拓展和丰富课外知识。
问题思考:
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
你知道你的家乡有哪些值得你骄傲和自豪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人文吗?
你知道你的家乡有哪些民俗文化吗?
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学习主题:
黄梅------我美丽可爱的家乡
黄梅县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晚期(1——4万年前)即有人类栖息。西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境内即建有寻阳县,迄今2149年。 西晋永兴元年(304),以长江江北故道为界,分庐江郡寻阳县,于江南立寻阳臣隶寻阳郡,其江北地遂并入蕲春。自此黄梅县境始南北分治。南齐永明四年 (486),析蕲阳之东境立永兴县。隋开皇初改名新蔡,十八年(598)改为黄梅,民国25 年(1936),国民政府以长江为界划定鄂赣省界,从此县境合一。 历史上黄梅这块地方行政区域隶属多变,曾东属扬州,西属荆州,北属豫州,南属江州。新中国成立后,县辖行政区划变动频繁,但县域境和上隶省基本未变。
黄梅县历史沿革
黄梅---佛教禅宗发祥地
自古就有“蕲黄禅宗甲天下,佛家大事问黄梅”之说。体现在中国六座禅宗祖庭中,黄梅九独占两座(四祖寺和五祖寺);六位祖师中,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三位祖师都在黄梅修行并传承衣钵,并形成黄梅“东有五祖寺,南有妙乐寺,西有四祖寺,北有老祖寺”的鄂东禅宗文化旅游资源。此外,四祖道信在禅学上“农禅并重”、六祖惠能“顿悟”等理论的创新与提出,确定了黄梅在印度禅演化为中国禅中的奠基地位。黄梅因此被誉为“小天竺”,并将其打造成中国禅宗文化旅游景区,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相整合,形成“西有武当东有禅”的宗教文化旅游格局。
黄梅县---黄梅戏的发源地
黄梅戏的发源地是湖北黄梅县。地方曲调来源于山野小曲,一般用于牧牛歌,打猪草,迎亲调,调情曲等,喜庆活泼,朗朗上口,清未流传于安徽,在安徽的安庆地区也形成了当地民俗的黄梅调,由于地域方言的特色,安庆地区的方言唱黄梅调觉得比湖北黄梅县方言唱黄梅调更好听,更悦耳,更流畅,因此,黄梅戏的独白也用安庆方言讲,显得更活泼,更具地方特色,久而久之,安徽黄梅调比湖北黄梅调唱得更响,更广泛,后来又流传到江西,江西方言唱黄梅戏也不如安徽方言好听,因而,皖,鄂,赣三地区流传黄梅调家喻户晓,都是以安微黄梅调为蓝本,民间小调,张嘴就来,喜闻乐见。
严凤英、王少舫、
吴琼、马兰是黄
梅戏的著名演员
严凤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生于1930
年,卒于1968年,她本名黛峰,艺名凤
英,祖籍安徽桐城罗家岭。1930年4月13
日生于安庆,幼时因喜唱山歌和黄梅调,
触犯族规,被迫离家。 1953年参加安徽
省黄梅戏剧团。1960年,严凤英加入中
国共产党。她曾任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副
团长,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
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
全国委员会委员。她于1954年参加华东
区戏曲观摩会演获演员一等奖。 文革中,
她被指为文艺黑线人物、宣传封资修的
美女蛇,并被诬蔑为国民党潜伏特务,
屡遭批斗,1968年4月8日夜自杀身亡。
1978年5月23日,安徽省委为严凤英
平反昭雪,
黄梅挑花
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广泛流传于湖北省黄梅县。长期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精研细作,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组合、精巧的图案构想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相传,黄梅挑花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末清初。 据《黄梅县志》记载:早在宋代,黄梅就有了十分讲究的挑花工艺。1958年,在黄梅县蔡山脚下发掘的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1年)墓葬中,墓中女尸头上搭有彩线挑绣的“福寿双桃”方巾,可以证明黄梅挑花这门民间工艺,最少距今有约500年历史。 俗谚说:“黄梅有女皆挑花。”蔡山、新开、孔垅等地的挑花工艺最为兴盛,女孩刚懂事就跟着妈妈或婶婶做针线活,一直做到出嫁。当地人把不会挑花的女孩叫做"整巴掌",这对女孩是一种羞辱。
黄梅晋梅:黄梅蔡山江心寺的白梅系晋代高僧支盾亲手所栽,距今已有1600多年。2001年这棵晋梅由于树脚土壤湿度过大,影响了根系生长,老根坏死,新根整体上移,不能充分吸收土壤营养,此外,晋梅周围杂草丛生,光照和空气流通受到影响,加之蚁蛀和人为伤害,晋梅一度枯萎,奄奄一息。为保护这一珍贵文物,黄梅县县政府组织文化局、水利局、林业局等单位先后投入9万多元,通过更换表土,修建栅栏,治理白蚁,清除杂草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晋代古梅重现生机。
黄梅县城有座乱石塔,又名百尺塔。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唐守中兄弟建于高塔寺内,故名。 该塔为八角形,共十三层,多层密檐式,仿木结构,用青灰砖筑砌而成,高33.24米,底层南面设一圆拱石门,原有铁铸四大部洲菩萨一尊,有甬道可入塔室,塔室为长方形,面积约十平方米,二层以上逐层递收,故为实心,不能攀登。最上层为叠涩圆锥顶式。各层设有佛龛、直棂、格眼窗,出檐及墙体均呈拱形,整个塔身挺秀圜和。 该塔之建筑结构颇具匠心,全塔不用其他材料,全部用砖石叠砌而成(所以又称乱石塔),历经近千年依然基本完好。但鉴于该塔年代太久,五层以上檐角有所风化,为保护古迹,1986~1987年国家文物局文保所对该塔进行修葺。在维修过程中发现其塔的内外结构及出土的佛教文物是宋代塔类中的独创,为研究南方地区古代建筑史和佛教文物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重修后的高塔寺塔远观如龙泉宝剑,近看似三春笋笔,巍峨挺拔,造型更加精美。1956年,高塔寺塔被湖北省政府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楹联之乡---黄梅县
黄梅县楹联会学于1989年11月22日经中共黄梅县委宣传批准成立,并经县民政局批准登记注册发证。联会成立时以柳义君同志为首等九人发起,至今已有会员886人。为了方便乡、镇会员开展活动,按行政区划已建立梅城、五祖、孔垅、大河、小池、濯港、停前、新开、蔡山、分路、杉木等12个乡、镇级分会隶属县联会领导。
黄梅县被中国楹联学会命名为“楹联之乡”。县联会亦获得全国十面红旗“联坛十军”称号;被省联会评为“联坛红旗”、“联苑精英”、“先进单位”并授发奖匾奖旗。被黄冈市文化局评为“优秀文学社团”并获特别奖,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老有所为先进集体”并获多项锦旗。真正实现了以友兴联,跃登高峰的计划。
岳飞在抗金中,于鄂东一带活动频繁,时间较长。南宋赵构绍兴元年(1131年),岳飞二十八岁,任江淮招讨使时,长子岳云随父从征,两败李成,张用于黄梅。后走洪洲(今南昌)留岳云于黄梅。岳飞蒙难,四子岳震五子岳霆来黄梅,兄弟二人隐居大河之滨,后迁杨梅岭山区聂家大湾,改姓鄂。
在岳氏宅院、花园,放马的地方,当地群众均能历历指点加以讲述,岳震岳霆的墓地仍在附近山上“老树坡”。墓碑在十年浩劫中被毁。这次掘挖中,我们深入农村,找到了岳飞后裔,并做了很多工作,看到了秘藏的《岳氏宗谱》,至今已传二十七代矣。
明代兵部尚书汪可受(静峰),清代探花,“一代名臣”帅承瀛(仙舟)等。
黄梅近现代文化名人则有汤用彤,邢慕寰,废名(即冯文炳),汤一介等。中国近代第一位女留学生石美玉女士也是黄梅人。
黄梅县名人
黄梅近代著名的民主人士有梅龚彬(电龙)其子梅向明先生为著名数学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新生代的黄梅学人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俄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吴淦国,获得美国NSF总统青年科学家奖项的青年电子封装专家刘胜等。黄梅当代政治人物有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女士,现任湖南省省长,原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先生等
废名先生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诗人。其小说与沈从文的小说并称为中国近现代田园文学的代表。他的著作有浓厚的黄梅乡土气息和禅味,不大容易读懂。虽然作者只求自悟,不求名,而且还要废名,但是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独特的和无法为别人所替代的。
废名(1901~1967)原名冯
文炳,字蕴仲,湖北黄梅
人。现代诗人,小说家。
1960年4月生,湖北黄梅人。
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
1960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学;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司法部工作,先后任办公厅副主任、法制司司长; 1997年担任团中央常务书记;1998年6月当选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1998年当选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2002年当选为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2006年9月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省长 。2008年1月24日,在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湖南省省长。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