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斑羚,别名青羊、山羊、野山羊、岩羊、青山羊,广泛地分布于中国和亚洲东部、南部等地,从亚热带至北温带地区均有分布,属于高山动物,常置身于孤峰悬崖之上,可见于山地针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但未见于热带森林中。它们喜欢在密林间的陡峭崖坡出没,并在崖石旁、岩洞或丛竹间的小道上隐蔽。
斑羚性情孤独,喜欢单独活动,或者结成2~3只的小群,一般数只或10多只一起活动,其活动范围多不超过林线上限。冬天大多在阳光充足的山岩坡地晒太阳,夏季则隐身于树荫或岩崖下休息,其它季节常置身于孤峰悬崖之上。
斑羚善于跳跃和攀登,在悬崖绝壁和深山幽谷之间奔走如履平川,也能纵身跳下10m 余深的深涧而安然无恙。它视觉、听觉极为灵敏,叫声似羊。受惊时常摇动两耳,以蹄跺地,发出“嘭,嘭”的响声,嘴里还发出尖锐的“嘘,嘘”声。如果危险临近,则迅速飞奔而逃。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以及苔藓等为食。
斑羚虽有肌肉发达的4 条长腿,极善跳跃,但也有极限。在水平方向,一般健壮的雄兽最多能跳出5m多远,而雌兽、幼仔和老年个体只能跳出4m左右。
由于斑羚性怯胆小,神经质,栖息生境多样,羊四肢细长,善奔跑,性机敏,所以,从野外捕获而进行人工驯养具有一定难度。湖北十堰市某动物园近几年来先后从野外获得成年斑羚6只,经过驯化成活2只(1公1母),并自1998年开始繁殖,至今已成功繁殖5胎以上。
斑羚于秋末冬初发情交配,雄兽之间以角相抵或用后肢站立、前肢搏击,争夺雌兽。雌兽的怀孕期为6~8个月左右,每胎产1-2仔。哺乳期为2个月。1.5~2岁时性成熟。孕期三年至六个月,通常一胎产一仔,幼羊惯称羔羊,幼稚态很短,产下后几个小时就可站起来吃奶。寿命为15~17年。
由于过去的林木被大量砍伐,导致适宜斑羚生活的栖息地不断丧失,加上乱捕滥猎,斑羚的数量正日趋下降,生存空间日益缩减、分割。自1972年起,国家主管野生动物的有关部门已把斑羚列为保护动物,但因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当地猎民为获取其肉、皮和制药的原料而大量捕杀,这是造成野生种群日渐稀少的另一原因。例如每年仅陕西省就收购灰斑羚的皮毛1100元~1300元/张,自70年代到80年代,本种一直被列为受保护的种类,但执法力度不够大。
据初步统计,现有20余处的自然保护区栖居着斑羚,它们可至此得到较好的保护。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被选入初一语文教材,其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一群斑羚被猎人逼入山崖尽头,前方是六米宽的深渊。斑羚要想求生,必须跨越这道深渊跳到对面的另一座山峰上去,而斑羚一般只能跳跃五米,能跳过六米的斑羚还没出生呢。在这生死绝境的危急关头,两座山峰之间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形成一座连接两座山峰的特殊“桥梁”。受到彩虹的神秘启示,斑羚头羊斑迅速地把队伍分成长、幼两拨,并一老一少搭档一起向对面的山崖飞渡。小斑羚先起跳,借助老斑羚娴熟的技巧和特殊的空中跳板在老斑羚背上猛蹬一下,成功地飞越山涧。随着一只只小斑羚的成功飞渡,一只只老斑羚却悲惨地坠落深渊。依靠着这样一种悲壮的方式,斑羚完成了整个种族的救赎。最后,山崖上只剩下了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场斑羚集体飞渡的头羊,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2012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