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2 故都的秋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 2 故都的秋

  • 格式:  PPT
  • 大小:  303K    25张
  • 时间:  2015-11

《故都的秋》ppt课件22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故都的秋》ppt课件22《故都的秋》ppt课件2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
?相同的秋天,为什么在不同人眼中各各不同
一处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
故都的秋
破题感知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参考: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
标题-这是--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
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
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
秋有形。
你听到了哪些秋声?看到了哪些秋色、秋形?引发怎样的感受?
自主探究
阅读课文,思考:
1、思考: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有人写秋色,郁达夫写的是什么?注意找出文中关键性的词句(文章的文眼在哪里?)。
2、说说哪句话最能概括故都的秋之特点呢?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具体品味这个秋味呢?
(3段牵牛花,4段槐树,5段秋蝉,6—10段秋雨,11段果树。)
作者在对这些具体景物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之秋味的?
秋色,秋声,秋味
读3-11段,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圈出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
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
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
冷色(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
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咀嚼品味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王安石)
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透出的是什么?
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听秋声
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鸽飞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
写这么多声音,是不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呢?为什么?
(作者是以声衬静-反衬手法之一,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
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
进一步体会:以声衬静(手法)
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维《鸟鸣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陆定一《老山界》:“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象山泉在呜咽,象波涛在澎湃”。
学以致用:试着用声衬静的手法造一个句子。
咀嚼品味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这段文字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结合语句试作评析。
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的?结合具体语句试作评析。
宁静 -落寞
难句辨析:“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
“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
为什么说“深沉也就在这些地方”呢?
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感受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
一处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
听听作者笔下秋蝉的鸣叫,看看会引起怎样的感受?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字里行间蕴蓄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关键词品味:
衰弱 残声 啼唱—悲凉
李清照曾感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们也可以说:秋蝉更兼残声,到何处?啼唱声声。这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
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文学作品中吟咏赞叹,尤其是在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
初唐诗人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六首 其十二》:“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和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朱熹《宿寺闻蝉作》:“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
客居山寺,目睹树叶经夏临秋而渐显凋伤晦暗,耳中却又传来声声蝉鸣。夕阳西下,那声声哀鸣,更唤起了客居他乡的天涯之思,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悲怆伤感。作者正是把这种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表达 出人作为普通生命,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
骆宾王 《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公元678年,骆宾王在长安任侍御史,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诗中借蝉自喻,寄托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之情,郁郁不得志的身世之感。
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从秋蝉中一啼伤秋,从落蕊蝉声中,我们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又让人感到说不清、道不白的苦闷、落寞。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感悟人生之秋自然少不了秋雨。
品读“秋雨”一段,看看有没有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有没有表现“悲凉”的具体标志——字、词、句?)
文中没有直接表现“悲凉”的字眼,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
“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
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人世几许,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 。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杨凭 雨中怨秋
辞家远客怆秋风,千里寒云与断蓬。 日暮隔山投古寺,钟声何处雨濛濛。 李清照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乍暖还冷时,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者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物,从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故都的秋。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篇赏玩秋味的文章有没有枝蔓?(也就是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段子)
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段
南国之秋
作者是怎样写南国之秋的?
“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对此作者的感觉如何?
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在倒数第二段作者用四个比喻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一下比较,怎么说的?
“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四个比喻都从味上来说的,哪一个感到更过瘾?
四个比喻从烈、浓、久的味上来说,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有距离,这让他感到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既然如此,你还写它干什么呢?不好写干什么哪?
对比、衬托北国之秋的秋味
诗人艾青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郁达夫也是如此:“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这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心上之秋、家国之思、故都情结。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为人所不能言的妙昧,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郁达夫独衷情于秋的清、静、悲凉,而在你十几年的人生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
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区域中的秋的味也不一样,为什么? 心境、环境、经历、社会背景、家庭背景都不一样。
由于作者生活背景、思想、时代的千差万别,所以他们品出来的秋也不一样,郁达夫为什么独衷情于秋的清、静、悲凉呢?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寓情于景
移情于景
以景显情
以情驭景
乐景→乐情→对比、反衬
哀景→哀情→衬托、烘托
意境: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色的融合
情景交融



总结:愁者,离人心上秋
相同的秋天,为什么在不同人眼中各各不同?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悲欢,我们身边的世界始终如一,可是,我们心中的感情却种种不同。正是我们带着自己喜怒爱恨的眼睛,将始终如一的客观世界折射成了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