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故 都 的 秋
郁达夫
课题释义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从哪些行为可以看出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的情感?
希望“饱尝一尝”
不远千里
“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2.读第1、2自然段,作者分别哪些字来概括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征。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之秋的依恋之情。
清
静
悲凉
解读秋景
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描绘了几幅秋景?
民居秋意
破屋
一丝 一丝日光
牵牛花的颜色
疏疏落落的秋草
碧绿的天色
驯鸽的飞声
(清、静、悲凉)
秋槐落蕊
“细腻”
“清闲”
“落寞”
“落蕊”
(清、静、悲凉)
秋蝉残鸣
“衰弱”
“残声”
“啼唱”
(清、静、悲凉)
斜桥话秋
灰沉沉的天底下
息列索列的雨声
一阵冷风
都市闲人着装举止、
神情声调
(清、静、悲凉)
秋日胜果
淡绿淡黄的颜色
成熟至八九分
清秋佳日
(清、静、悲凉)
故 都 的 秋
民居秋意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斜桥话秋
秋日胜果
故都的秋真的就只有
清
静
悲凉
?
1、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2、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
3、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
由于政治态度与国共双方都不合拍,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所以,在作者的心中,“清、静、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更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南国之秋
白干
馍馍
大蟹
骆驼
南国之秋
故都的秋
对比
黄酒
稀饭
鲈鱼
黄犬
第一部分:总起
①对北国之秋的感受:“清、静、悲凉”和向往:“饱尝”秋味
②江南之秋: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
第二部分:分写
记叙:①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
②槐树的落蕊
③秋蝉的残声
④秋雨话秋凉
⑤秋树的奇景
议论: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瑟的感触。
第三部分:总括
①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