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2 故都的秋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 2 故都的秋

  • 格式:  PPT
  • 大小:  2.12M    50张
  • 时间:  2015-11

《故都的秋》ppt课件(50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故都的秋》ppt课件(50页)《故都的秋》ppt课件(50页)《故都的秋》ppt课件(50页)《故都的秋》ppt课件(50页)
故都的秋
郁达夫
走近秋天
丰富多彩的秋
郁达夫 (1895~1945) 原名郁文,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
郁达夫、郭沫若、
成仿吾
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 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不久,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他去当翻译,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 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 放殉难的战士”,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
郁达夫的创作风 格独特,成就
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
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沉
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
《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
《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
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 子作为描写对
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
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
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
主观抒 情色彩。
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文章结构

总写 北国之秋 写感受,抒发向往之情
南国之秋 (1—2)
秋花——色
秋槐——形
分写 秋蝉——声 (3—11)
秋雨——味
秋实——果
议论(找出中心句)(12)
南国之秋在色味上比不上北国
总结
直抒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13—14)
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秋——清、静、悲凉 (文眼)
南国秋——慢、润、淡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之秋的依恋之情。
多次提南国之秋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点,点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浓郁。
关于“悲凉”
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
故都赏景的心态,还是整个的人生
的感受。
思考:

接下来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图,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分别给以介绍,并赏析五幅秋景图(感觉或色彩)。
秋 景 图










残 鸣








破屋 悲凉
日光 清
牵牛花 悲凉
秋草 悲凉
天色 清
鸽声 静
秋院静观:
一.视觉效果
秋院静观图
故都秋的总特色:清、静、悲凉
“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座,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花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提问:这一段文字写了
哪些视觉上的景物,
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文章表现秋景色彩的词有:蓝、白、青、淡红、紫黑、碧绿、淡绿微黄等。还有灰,“灰蒙蒙的天底下”。
这些表现秋景色彩的词都偏重于冷色调,表现了作者心中孤独、冷清、悲凉的心情。
潭柘寺
玉渊潭
槐树落蕊图
碧绿的天色
一丝一丝的日光
二.触觉效果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描写景物:
人的感受:
落蕊
极微细极柔软
南国之秋景物:
落叶
人的感受:
有声音,
有气味
写触觉也突出了北国
之秋的清、静、悲凉
槐树落蕊
“微细”
“柔软”
“细腻”
“清闲”
“落寞”


悲凉
图片2
秋蝉残鸣图
三.听觉效果
驯鸽声
秋蝉的残声
以声音衬托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1.“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2.“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青天,宁静
衰弱,悲哀
秋雨淋人人知秋:
灰沉沉的天底下
息列索列的雨声
一阵冷风
都市闲人着装举止、
神情声调
(清、静、悲凉)
闲话秋雨图
图片2
闲话秋雨图
秋雨图
在闲话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
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明确: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
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
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
悲凉”的北国的秋味。
云散雨霁谁点缀,桥头斜影叹秋凉。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在第6~9段“秋雨话凉”一节的记叙中,作者所写的人物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问:作者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
参考意见:大概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或许,作者也很想 像“都市闲人”那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图片3
秋果奇景图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思考题:

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试从主客观原因加以评析。
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依附着一定的情感,而这情感又是作家本人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景物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因为作者所处的时代,在作者内心投下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的阴影,作者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自然就笼上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
主观上
1 旧中国政治黑暗,作者思想苦闷,逃避现实。
2 郁达夫个人气质上有多愁善感的一面。
3 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
客观上
季节是秋天,所以作者选取了秋天所特有的景物和特有的自然色彩。
阅读12段:中国文人似乎偏爱秋,
国外情况又如何呢?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点拨: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北国之秋。
思考:
文章的结尾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呢?
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
再次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向往之情。
直抒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提问: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概括?而上句中的比喻又是从哪几个角度入手的呢?
明确:最大的区别在于:味。
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故都的秋
1、秋园静观
2、槐树落蕊而知秋
3、秋蝉残鸣而报秋
4、秋雨淋人人知秋
5、果树秋天之奇观
记叙、描写
议论:“足见有……感触来的。”
眷恋向往之情
(形)
(神)
郁达夫
(悲凉的颂歌)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
情景交融
景人合一

随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散文钞(chào)  一椽(chuán)   嘶(sī)叫     耗(hào)子
B.潭柘(zhè)寺   落蕊(ruǐ)    
橄榄(lǎn)   落寞(mò)
C.普陀(tuó)山   房檩(lǐn)    
陪衬(chèn)  夹袄(ǎo)
D.廿(niàn)四桥  着(zhuó)衣   
混沌(dùn)   椭(tuǒ)圆
1.答案为A。“钞”应该读作chāo。
2.下列句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秋之于人,何偿有国别,更何偿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B.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C.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D.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2.答案为A。两个“偿”都应该写作“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阵(A)雨过,云渐渐地卷(B)向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C)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D)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京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3.答案为A。“阵”根据文意应该为“层”。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
4.答案为B。A项无比喻,C、D两项均无对比。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
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5.第一节里,“感到十分的秋意”的“十分”的意思是            
A.副词,很。        
B.形容程度深。 C.意思即“十二分”。    
D.程度副词,非常,极其。
5.答案为B。
6.对这三节描写的景物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院落秋花 北国槐树 秋蝉残声    B.院落秋色 槐树落蕊 秋蝉残声 C.院落秋花 北国槐树 北国秋蝉    D.院落秋色 槐树落蕊 北国秋蝉
6.答案为B。
7.联想一般分为四种: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下列各句联想类型和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A.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字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C.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7.答案为D。D项运用了相关联想,A、B、C三项都属于相似联想。
联想有4种:相似 相关 相反 因果 请每种各举一例
相似联想:从一个陌生人想到长相相似的熟人
相关联想:从校服想到学校
相反联想:从受到的冷遇想到友善的接待
因果联想:从打雷想到要下雨
7.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之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 B.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C.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倒好处。 D.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
7.答案为B
8.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8.答案为D。
想一想
描写“秋”的诗文,你能说出几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