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2 故都的秋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 2 故都的秋

  • 格式:  PPT
  • 大小:  1.53M    17张
  • 时间:  2015-11

《故都的秋》ppt课件(17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故都的秋》ppt课件(17页)
1
故 都 的 秋
郁达夫
2
6





3
4
5
6
7
8
赏析示范
文章第三段集中体现了故都的秋“清”这一特点。人物的活动反映出生活的清闲。“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看碧绿的天色,听驯鸽的飞声,细数槐叶漏下的阳光,静对蓝色的牵牛花,观景时的悠闲、惬意,充分流露。景物描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写得越细致,越能体现出观景时的怡然与从容。
9
本段对牵牛花颜色的喜好其实也体现了景与情的“清”。作者认为清雅素淡的蓝色或白色为佳,而认为浓重的紫黑色次之,俗艳的淡红色最下,正因为蓝白等冷色调与作者孤独、冷清的内心相合,显示作者闲适与淡泊的心境。
  落蕊被清扫后留下的扫帚的丝纹,让作者觉得清闲;树头桥底的都市闲人用缓慢悠闲的声调雨后话凉,同样体现了“清”这一特点。
10
赏析练笔
要求:参考示范,扣住2~3处语段展开赏析。200字左右。
11
|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江人。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的文学。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一九三三年四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12
一九三四年七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至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此篇优美的散文。
此文写于一九三四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13
郁达夫个人经历 及时代背景
个性忧郁善感
终生漂泊不定
时政腐败动荡,社会风云变幻
移居杭州,思想苦闷,创作枯淡
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 (郁达夫1932年所作对联)
14
15
16

悲凉

颂秋和恋秋的情怀
情景交融
以情选景
以景载情
忧郁而孤独的心境
落寞而凄凉的苦涩
17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