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范进中举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能力:1.品味小说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小说语言,进一步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小说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当时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本届九年级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
2、通过对比分析人物的形象
播放视频《汪侠第11次参加高考》,请学生谈谈感受。
教师总结:与范进为了功名利禄而参加科举考试不同,汪侠老人82岁高龄还坚持不懈地参加高考,是为了让别人相信他的医术,为了圆自己心中的一个大学梦,这种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范进很幸运地考上了举人,可不幸的是他却疯了,今天我们都是白衣天使,来给范进治治病。
范进的病历簿
默读课文,思考:范进得了什么病?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请一学生回答问题。
发病症状
思考:范进发疯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思考:写范进发疯的状态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讨论:(1)范进发疯的动作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明确:四次“拍手”,另外写“跌倒”、“飞跑”、“踹进”
作用:写足了范进的疯劲,对范进热衷功名的丑态多方讽刺、无情嘲弄(2)范进发疯后外貌有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头发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说明科举考试对人性的摧残
找出范进发疯后的神态描写的句子,这样写有何用意?
明确:四次写“笑” ,表现范进利欲熏心的可悲可笑
找出范进发疯后的语言,表现了范进什么心情?
明确:三次讲“中了”,语言越来越简洁,语气越来越强烈,表现范进梦想成真的复杂心情。
归纳正面描写。
讨论:找出通过其他人的描写反映范进发疯的状态的句子。思考: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1)、老太太的慌,作用: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
(2)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作用:烘托范进飞跑的疯狂
(3)众人拉他不住,作用:烘托范进的那股疯劲
6、归纳侧面描写。
7、观看视频《范进中举》,感受人物的变化。
(三)治病救人
1、讨论:范进发疯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直接原因:喜极而疯
根本原因: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思考:为什么报录人知道怎样治这个病呢?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明确:因为报录人这种情况见得多,说明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3、思考:是谁治好了范进的疯病?他是怎样治的?
明确:胡屠户,巨掌猛击
讨论:范进的病是治好了,但是还有很多人都有病,是哪些人呢?他们有什么病?在什么情况下犯病的?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分析。
明确:胡屠户:趋炎附势
众乡邻:嫌贫爱富
张乡绅:老奸巨滑
课堂练习:根据这些病人在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试给每类病人写一幅对联。
小结
范进在漫长的应试生涯中,终于在54岁中举,他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又怎能不惊喜得发疯呢?封建科举制度对他毒害至深,像范进那样的病人还有许许多多,造成他们生病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科举制度,因此要根除这个病,只能是废除科举制度。
课外阅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