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力争能背诵课文;
2、品味精美画面,学习写景方法;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情感的多样性。
3、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树立积极旷达的人生态度。
本文篇幅短小,文辞优美,内蕴丰厚!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学习此文难度不太大!但在写景方法的品析上,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
一.教学重点
1、积累重点文言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用多种方法来写景。
3、背诵全文。
二.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情感的多样性。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引起过文人墨客无限的情思,他们为后人留下过无数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李白有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白居易写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你们看,好水、好山、好画、好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答谢中书书》。(板书课题、作者)
(1):请同学们认真听一位同学读课文,边听边圈点勾画出读得不准的字音,不合理的停顿。
①指一名中差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圈点勾画读得不准的字音,不合理的停顿。
②生自由交流勾画的读得不准的字音、不合理的停顿。
(2):译读:请同学们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边读边口头翻译课文,划出不会译的字词句。
生自主译读,勾画不会译的字词句。
(3):疑读:“你来问,我来答”,同学们可问老师、问同学,解决你不会译的字词句。
①生自主质疑,生生解疑。师适当引导、点拨。
②师充当学生,请学生以老师的身分来解疑,借此契机检测落实重点字词句。
(4)、生小结方法及收获:(整理在导学案上)
1、导学提示(1)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出写景的句子,说说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①生自主跳读课文,自由寻找。
②生各抒己见,交流找到的景物、发现的特点及赏景的方法,同时美读找出的写景句,注意表现景物特点的词语要重读。[在上一板块“读文:读准字音、读清节奏(四字句两字一停)”后继续板书“读明重音”]
③课件展示交流成果,生整理在导学案上。
我的收获:赏景:抓住修饰词
2、导学提示(2)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品读写景的句子,说说你发现了哪些写景的方法呢?
①生用喜欢的方式品读,师适时与生交流。
②生结合文句交流发现的写景方法,生生互相纠错、补充,归纳方法。
③指一名优生总结所有学生的发言,最终完整地归结出写景方法。
写景方法归结:调动多种感官、高低结合、动静相衬、由朝到暮、色彩搭配。(生整理在导学案上)
3、导学提示(3):假如你是一位导游,请将文中的美丽的景致介绍给你的游客。要求:介绍时可以合理想象,但要突出本文的景物及特点,突现作者写景的方法和顺序。
1、导学提示: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回读课文,思考:本文作者抒写了哪些情怀?你是如何发现这些情怀的?
①生小组诵读、分析。
②各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学习成果。
③指一名优生总结各小组的发言,最终完整地归结出作者的情怀及分析作者情感的方法。(生整理在导学案上)
我的收获:悟情:分析景物、找出抒情议论句、抓住背景
④分小组读出作者对美景的热爱、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得、想归隐林泉等情感。同时,师在上一板块“读文:读准字音、读清节奏(四字句两字一停)
、读明重音”后继续板书“读出感情”。)
导学提示:请同学们根据下列提示比赛背读课文,积累美词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