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秋天的怀念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1.通过品读描写母亲的句子,体会母爱,解读母爱。
2.学会从细节中发现母爱,抓住细节表现母爱。
3.联系《我与地坛》进行阅读,进一步感受母爱。
初一的学生,慢慢走进了人生的另一个新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容易慢慢地不理解父母,产生叛逆心理;同时,他们对于母爱的理解还比较抽象,不知道母爱其实就体现在生活中那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中。所以,本课以母爱为切入点,让学生学会发现细节中的母爱,抓住细节表现母爱。
教学重点:抓住细节,品读描写母亲的句子,解读母爱。
教学难点:学会抓住细节表现母爱。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位新朋友,他就是——中国著名作家、散文家史铁生。
生:(齐读史铁生简介)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评价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你觉得哪个词最合适?
生:(预设:苦难、不幸、坚强等)
师:是呀,一个二十岁的有志青年,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然残了双腿,何其不幸!何其痛苦!这种痛苦,你能想象吗?命途多舛的史铁生曾自嘲道:“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他一直在苦苦寻觅着如何成功跨越生命险阻的“道”,他常常一个人呆坐,苦思冥想,于生与死、苦难与信仰、残缺与爱情之中苦苦挣扎。但其实这条路他原本可以走得不必如此艰辛、孤独,就因为他忽视了一个人,那就是一直守护在他身边的母亲。母亲与他一样承受着苦难,却一直从容面对这一切,她就是史铁生尽在咫尺的“宝藏”。但当时的史铁生并没有发觉,直到母亲活到四十九岁匆匆离开,真正鲜活的母亲形象才显现在是铁生的脑海中。那和母亲发生在秋天的故事,化作了心中永恒的怀念。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各抒己见)(预设: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如果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母爱。(生答,师板书)
师:那么,母爱是什么?你了解母爱的深刻内涵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品读母亲来解读母爱。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回到文中,找出描写母亲、表现母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品一品其中蕴含的浓浓母爱。老师建议大家这样品——(PPT展示)
参考示例:“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第一段)
(母亲爱花,但是更爱“我”,因为照顾“我”,无暇顾及她养的花,所以那些花都死了。这句话从 侧面表现出了母亲对我的爱,母爱是无私的奉献)(板书:奉献)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回到文中去读,去品。完成之后和同桌交流交流。(生读、品,师巡视、与生交流)
可能出现的句子有:(学生品读后,将母爱内涵写到白板上)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
明确: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母亲不是生气、责怪,而是“悄悄出去”,让我尽情地宣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偷偷的注意着我的动静”是怕我会做出伤害自己的事儿;而无声地离开,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怕自己让儿子痛苦,让儿子伤心。“悄悄”、“躲”、“偷偷”等词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的慈爱和细心。母爱是理解,是宽容、是忍耐。
2.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明确:“眼圈红红的”说明母亲哭过,她和儿子一样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强忍着内心的悲伤。母爱是忍耐,是理解。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活,好好活……”
明确:面对厌世的我,母亲尽其所能地劝抚、安慰“我”。“扑”、“抓”等字表现了母亲反应的强烈;“忍住哭声”说出来的话语,字字沉重,句句贴心,来来令人怆然。母爱是担心,是忍耐。
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明确:肝癌晚期,肚子里的水排不出来,必须得用管子从腰部排出,否则胀痛得受不了。母亲已经病到了这步田地,却一直没让我发现,是不想让我更加难受,失去生活的信心。母爱是善意的隐瞒,是默默地承受。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明确:母亲挡在床前,是害怕我看见那飘飞的落叶联想到死亡,失去活下去的信心,这一挡,挡住的是儿子悲苦绝望的情绪。“憔悴的脸”说明母亲积劳成疾,“央求般的神色”表现出母亲的耐心、慈祥。即使“暴怒无常的我”也为之感动了。母爱是呵护,是引导。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和句号对比阅读)
明确:用的是问号,表示是一种商量的口吻。母爱是商量,是尊重。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明确:提起“我”小时候的逸闻趣事,她有些忘情,暂时忘记了眼前的烦恼,直到意识到自己犯了“禁忌”,才从“梦”中惊醒。现在的我,已经丧失掉了“跑”和“踩”的能力,母亲怕又勾起我的烦恼,她比我还敏感,说明她内心比我还要沉重。母亲对我的关心已经细致到了说话用词上。母爱是呵护。
8.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明确: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自己的儿女,母爱是牵挂,是担忧。
师:刚刚呀,我看有几个同学找的都是第三段里面的句子。其实,这第三段的对话描写,字里行间都体现着母爱呢。同学们,我们来把第三段分角色读一读,好吗?来,老师需要三个同学,谁愿意帮帮忙?要不就……(学生分角色朗读完成之后,请学生对朗读情况进行点评)
师:同学们解读得真好!通过大家的解读,我们体会到了母爱是宽容、是理解、是忍耐、是呵护、是引导、是细心、是牵挂、是担心,是……。(用桃心将母爱的内涵圈起来)再来反观我们刚刚找到的这些句子,都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母亲的呢?(生回答)这些句子有描写母亲语言的、动作的,神态(表情),所以,母爱还是一句句话语,一个个动作、一个个表情,概而言之,母爱就是一个个的细节。细节体现母爱。(板书:细节)
师:史铁生母亲的悄悄一躲,偷偷一哭、默默一挡、着急一扑……,都是对他浓浓的爱呀。可是,史铁生读懂了吗?他又是怎样回报母亲的呢?
生:读懂了。(哪里看出读懂了?)
没读懂。(哪里看出他没读懂?他一直没懂吗?)
师:出示最后一段内容。
(生齐读,2-3个学生分析)
明确:这一段的景物与第三段“刷刷拉拉飘落的落叶”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菊花,展现了秋天美好的一面,这一段作者用一连串的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写北海菊花的美丽,实际上是用象征的手法,赋予菊花深刻的含义,象征“我”对生命的渴望和眷念。之所以浓墨重彩的写菊花,恰恰是对母亲生前那句“好好儿活”的深情解读,进一步深化主题。 当儿子懂得母亲告诉儿女的“好好活”的含义,那和母亲发生的秋天的故事啊,就深刻在心中,化作心中无比的怀念。
史铁生曾在他的《我与地坛》中说:“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生读)
师:她用生命来哺育,用生命来启迪,可以说,史铁生的成长之路,是她的母亲以生命为代价铺就的。史铁生终于明白,“好好儿活”就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他拿起了笔,用思想代替双脚,坚强地站了起来,终于成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此后,在他的多部作品中出现他母亲的身影。比如:《我与地坛》、《合欢树》《有关庙的回忆》等。来,同学们,请拿出老师之前要求你们下去读的《我与地坛》节选,将你认为最感人的片段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生读,教师巡视,与生交流)
师:有人愿意将自己找到的句子和大家分享吗?(生分享3-4个)
师:老师也找了两段,同学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好吗?(生读之前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话来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完之后进行总结)
师:“儿子的苦难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是多年以后史铁生对母爱的感悟。读了史铁生的文章,老师也深有感触,回忆起自己与母亲之间的一点一滴。母亲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她不懂得用“我爱你”这样的话来表达她的爱。但是,每次暑假回家,总能在冰箱里发现半边早已冻凉的西瓜;我到外地工作了,母亲惦记我,常常打电话嘘寒问暖;知道我喜欢吃家里的老腊肉,总是事先就备好让我带走。在我心中:(师深情朗读)
母爱就是那炎炎夏日回到家时半边冻凉的西瓜;
母爱就是那即使远隔千里也从不间断的声声叮咛;
母爱就是那离家远行前早已备好的一块块腊肉;
我想对母亲说:母亲,您辛苦了!我爱您!
那么你们呢,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与母亲相处的哪一个细节最让你感动?你又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呢?请打开记忆的阀门,快速地去搜索。来,请参照老师的例子,写一写你对母爱的感悟。(写在心形便利贴上)(请4-5个学生分享)
母爱就是
母爱就是
母爱就是
母亲,我想对你说:
师:同学们真棒,一个个的细节将母爱刻画得淋漓尽致。我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有话要说,但是我们时间有限,请同学们回家当面向母亲表达。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亲总是在我们面前表现得很潇洒、很坚强,但也许,像史铁生的母亲一样,我们的母亲也有着她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有着她难以言说的苦衷。相信经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母爱的理解又增加一分,大家回家之后可以将刚刚写下的话贴在家里的某个地方,让母亲不经意间看到,也可以做成精美的卡片,送给母亲。相信,一定会给母亲一个惊喜!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将对母亲的深情化作有力地行动,对母亲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体贴,多一份关怀!祝愿天下母亲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