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秋天的怀念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3、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的情感。
现在的孩子大多沉浸在幸福生活之中。当然,这种幸福包含着他们每天享受的母爱。可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这种无私博大的爱。通过《秋天的怀念》一课学习,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自由式朗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悟出母爱的内涵。同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这种爱,回报这种爱。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教学难点
从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情中感受到母爱的内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3、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的情感。
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从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情中感受到母爱的内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情境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背一首诗,会背的和我一起背。(师生齐背《游子吟》)知道这首诗写什么的吗?(生答:这是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是啊,小草无法报答春光的沐浴之恩,就像小草一样,我们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来感受体会伟大而平凡、细致而深沉的母爱。
二、课前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认识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著名小说家。16岁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8岁去陕北延安插队。21岁因病致瘫,转回北京。23岁起到北京某街道工厂做了7年的工人。后又患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28岁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多篇,其散文《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之一。小说《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学生课外搜集资料交流)
2、交代写作背景:史铁生21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他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呀!瘫痪的双腿,残缺的天空,不完美的人生,曾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以至于忽视了慈爱的母亲对他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尤其是母亲身患重病,他竟全然不知。当他发现母亲病情严重时,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教师介绍)
3、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学生课前预习好)
tān huàn shì xiǔ qiáo cuì
瘫痪 侍弄 整宿 憔悴
shàn wān jué làn
仿膳 豌豆 诀别 烂漫
fù
翻来覆去 : 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暴怒无常:时不时就生气。
xù dāo
絮絮叨叨 : 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事情而特别高兴。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朗读带:听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看看文章有几处提到了看花,想一想,文章围绕看花写了哪些事情?
2、感知课文内容:
提示:思考课文里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以看花为线索
学生集体讨论结果:
第一次:母亲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
第二次:母亲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
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
第一节:母亲要带我去看花
第二节:我答应去看花
第三—五节:母亲再也不能同我去看花了
第六节:我和妹妹去看了菊花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示问题:1 、双腿瘫痪后,“我”是怎样的状态?
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归纳概括
①、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②、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③、妈妈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 ——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归纳: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的暴怒无常。
教师提示问题:2、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母亲是怎样做的?
①、有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没有
②、有没有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没有
③、有没有大声呼喊我活着什么劲!——没有
④、母亲当时身体状况如何——身患绝症,病入膏肓
⑤、她是怎样做的——悄悄地躲出去 偷偷地听我的动静 扑过来、抓住手 忍住哭 好好儿活
师生共同归纳:母亲自己做坚强的母亲 让儿子成为坚强的儿子
四、研讨赏析 感悟母爱
学生活动: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词句,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并圈出重点词,然后小组一起交流学习成果。
成果展示:
1、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地看着我。(神态和动作描写)
赏析:母亲,“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的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而无声地离开,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怕自己让儿子痛苦伤心。“偷偷”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动作和语言描写)
赏析:从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的动作可以体会到母亲非常在意“我”的内心感受,害怕儿子禁不住打击,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忍”字写出了母亲尽管自己十分悲痛,却抑制悲伤鼓励安慰儿子的痛苦心情。
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顽强,母亲知道自己的命也许不长久了,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神态描写)
赏析:“憔悴”突出了母亲当时的病情已相当严重,“央求”反映出母亲即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情。
…………
课堂小结:文章中像这样的细节描写还有很多,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你肯定还会体会到母爱的内涵。
学生完成填空:母爱是 (宽容、理解、坚强、细心、呵护……)
母爱内涵:母爱不仅仅是爱和给予,还担起一份责任——就是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正是她的要好好活照亮了儿子的后半生,让有缺憾的生命活得如此光亮。
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了吗?
作者感情:(1)对母亲的怀念、思念之情;
(2)对母亲的忏悔、懊悔、后悔、悔恨之情;
(3)对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
(4)作者自己的成长,完全理解母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