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秋天的怀念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知识与能力:
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能够根据句子语境理解句子含义。
2、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景色描写,并通过反复阅读,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感悟、交流,仔细分析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景色描写,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文中伟大无私的母爱,受到熏陶感染,联系生活,学会感恩和爱。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母亲对我的关心照顾及我对母亲的一片真情。
通过反复朗读、感悟、交流,仔细分析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景色描写,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
1、同学们喜欢读诗吗 ?(生答:喜欢)。老师也喜欢读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小诗,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好不好?(课件展示小诗)谁能有感情的给大家读一读?(生读)通过这首小诗,你感悟到什么?(生答:写出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这首小诗,确实写出母爱的伟大和无私,那么关于母爱,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写下赞美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起去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交流信息:现在检查一下预习,这些字你们都认识吗?(课件展示生字)
瘫痪 侍弄 整宿 憔悴 仿膳 豌豆 诀别 烂漫
(生读生字)
师:在这里“诀别”该怎么理解?
生:分别。
生:不再相见的分别。
师:把句子放在文章中,应是不再相见的分别,我们理解句子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
过渡:请同学们看题目《秋天的怀念》,怀念的是谁?谁在秋天怀念?那么,文中的史铁生是一个怎样脾气的人,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读出来的?(课件展示)
二、速读课文,品读作者
1、生速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师:史铁生是一个怎样脾气的人,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2、生交流:史铁生的脾气暴怒无常,并引读:“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妈妈让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师:对,他的脾气暴怒无常(板书)
师:让我们聚焦“我可活什么劲?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作者的悲观。
生:我读出了作者很伤心,绝望。
师:同学们理解的很好,那么请你把作者的这种感情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生有感情的朗读,师:掌声鼓励,有感情的朗读,不是技法的高超,也不是调子的高昂,而是在朗读中咂摸他人的人生,读出自己的滋味。
过渡:面对这样暴怒无常的儿子,母亲是怎样对待儿子的?对母亲进行了哪些描写?
三、抓住对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母爱的内涵
师:文中对母亲进行了哪些描写?生: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师:非常正确,对母亲主要进行了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第1、3、6段,画出有关母亲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的句子,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爱。(课件)注意,这样的句子很多,请同学们画出感受最深刻的句子。
1、画出相关的语句。
2、小组以课件上的模式进行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
(1)、生:给我感受最深的段落是第1段“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运用动作描写,我体会到母亲理解儿子需要发泄,排遣心中的苦闷,所以躲出去。
师:体会得很深刻,主要是哪一个动词呢?“躲”,(板书)那么,透过“躲”,你体会到什么?
生:母亲关心儿子,理解儿子
师:那么母爱是什么?生:理解(板书)
(2)生:“母亲扑过来……好好儿活……”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我体会到母亲要我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师板书)
师:请一位同学带着这样的理解朗读这两句。(生读)
师:还有哪位同学愿意交流一下?
(3)、生读“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生:“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母亲想让我如菊花般坚强。
师: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注重积累,掌声送给他。(板书)
生 :“挡”字是母亲怕我产生悲观的心情。
师:“自古逢秋悲寂寥”,人们看到落叶,总会想到生命的凋零,所以,母亲挡住的是绝望,留下的是希望,透过这个字,母爱是什么?
生:母爱是呵护。(师板书)
(4)生读“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生:“央求”是神态描写,写出母亲的诚恳、耐心、仁慈。↓
师:“央求”是恳切地请求,通过哪句话更能表现母亲这种征求的意见?
生:“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师:哪位同学把这种商量的语气读出来?(生读)
师:母亲没有强迫儿子看花,而是和儿子商量,这种母爱里包含着什么?
生答出是尊重。 (板书:尊重)
(5)生读“他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他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的出去了。”使用的是心理描写,我体会到母亲的小心翼翼,细心。
师:“跑”和“踩”和腿有关,母亲怕伤害我的自尊,多么小心翼翼,师:理解得真好,谁还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
(6)生读“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的女儿……”,我体会到母亲临终时仍挂念孩子。
师:母亲临终前,心中仍然放不下,她心中牵挂着她的儿女,透过这句话,我们体会到伟母爱是什么?(生答牵挂)(板书:牵挂)
师:让我们聚焦这句话后面的省略号,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省略了什么内容?
生:“你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师:同学们太了解母亲了,那么谁能把这种牵挂的感情读的再浓一些?(生有感情的朗读)
过渡:同学们理解的很深刻,感情把握的也很到位,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让我们聚焦这些句子和词语,(师指板书)它们没有一处直接写母爱,却让我们在这些描写中感受到母爱的无处不在,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可是作者却永远地失去了这份爱,又是菊花盛开的秋天,作者和妹妹去了北海公园,此时此刻,他为什么详写菊花呢?
四、研读文中景色描写句子,体会写景作用
(出示幻灯片,生读描写菊花的句子)
生:作者怀念母亲。
师:母亲爱花,我看花,是对母亲的缅怀、怀念,景色描写烘托人物心情,那还有什么作用?
生: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热爱。
师:同学们理解的很到位,作者对生活再也不绝望了,他开始热爱生活,后来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他的人生也如菊花一样泼泼洒洒,秋风中开的烂漫。(板书)
生:菊花象征了母亲的品质。
生:菊花也象征了热烈深沉的母爱。
师:景色描写展示人物性格,含蓄的点明文章中心,原来小小的菊花,寄予作者那么多的深意,难怪作者要详写菊花了。
过渡:在这个秋天,作者理解了母爱,理解了母亲“好好活儿”的含义,他越是体会到这一点,越是自责,越是怀念母亲,所以写下《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板书)(生齐读标题,师指导朗读)其实,在史铁生很多作品中,也都流露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课件展示)
生读课件中表现作者怀念母亲的句子。
过渡:史铁生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向我们诠释了母爱的内涵,那么,母爱究竟是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悟
生:母爱是漂泊天涯的屡屡思念。
生:母爱是病榻前的关切焦灼。
师:同学们谈的很好,但一定要结合实际呀!
生:下雨时,母亲送来雨伞,所以母爱是雨天的一把雨伞。
生:吃饭时,母亲端来饭汤,所以母爱是饭桌上的一菜一汤。
……
总结语:刚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对母爱的理解,老师禁不住也想说几句:有人说,母爱如歌,婉转悠扬; 有人说,母爱如诗,低吟浅唱,但我更认为母爱是理解,是尊重、牵挂、呵护,只要你细心去体会,你就会发现你正被这种爱包围着,温暖着,同学们,让我们用行动去感恩这血浓于水的母爱吧!临下课时,老师带来一首歌,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课件展示)
(播放阎维文的《母亲》)
(六)布置作业
1 、请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来表达你对母爱的理解。
2 请阅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