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 发出最後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艰难的国运
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
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与陈独秀并称为“南陈北李”。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时年仅三十八岁。他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关于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正当五四运动高潮过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
大多数正直的有爱国心的人们,则在黑暗中徘徊,苦于看不到光明,精神不振。
针对这种现实和人们的精神状态,李大钊写这篇文章大声疾呼,振奋起民族的雄健精神,树立起冲破险阻的必胜信心。
听读
要求:注意读音的轻重,用笔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句标出来,体会文章的气势。
初读 解题
◆ 你从题目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作者主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用一句话概括)
细读 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一遍,归纳文章各段大意。
第一段,说明人类历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艰难险阻的境界。
第二段,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长江大河有时在平原上一泻万里,有时却在丛山叠岭中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
第三段,以旅途征人以冒险为美趣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旅途征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而“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第四段,谈“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精神联系起来,点出了题目。
第五段,用扬子江、黄河精神高度概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战斗风貌,号召民众以雄健精神,用顽强斗争创造未来。
本文语言美,美在……
品读 寻美
◆ 含 蓄 美
品读 寻美
◆ 修 辞 美
◆ 哲 理 美
◆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
品读 寻美
本体
喻体
长江大河
民族生命进程
扬子江、黄河
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
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
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
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这些比喻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主张:国运艰难时要发扬雄健的精神。
◆增强了说理的透彻性、情感的生动性、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蕴、文字的含义丰富了起来。
品读 寻美
1、“雄健的精神”是指怎样一种精神?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品味雄健精神
艰 难 的 国 运
雄 健 的 国 民
造就
改变
2、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艰难的国运
雄健的国民
雄健的精神
林则徐
鸦片战争
李大钊
五四时期
北伐战争
叶挺
刘胡兰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董存瑞
黄继光
抗美援朝
人民群众
无名英雄
无私奉献、顽强拼搏
英勇无畏
勇往直前
感悟 联想
◆今天的中华民族,还需要“雄健的精神”吗?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无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
格言共勉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毛泽东
作业设计
(1)抄写文中的重点词语两遍。
(2)《文科爱好者》完成并订正。
( 3)(选作)仿写第三段,把“旅行”改为其它比喻,重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