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孔子拜师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学习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的品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1.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学习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的品行。
3.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学生:读熟课文,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多媒体课件
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①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②通过预习,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③教师梳理学生质疑
在预习的基础上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字音
曲阜 洛阳 孔丘 仲尼 老聃
读准地名、人名→为什么两个人却有三个名字?读资料袋→交流关于孔子你知道了什么?→师简介老子。
迎候 纳闷 品行 等候 传授 佩服
找出一对近义词→“闷”的另外一个读音是什么?组什么词?
远近闻名 知识渊博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毫无保留 学无止境 风尘仆仆
师强调“仆”的读音→生读
检查朗读第2自然段
梳理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借助积累的词语说一说
交流
借助课题把你刚才说的这段话再说的简练些
小结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交流
示句子:他总觉得……为师。
(1)“渊博”是什么意思?拓展介绍
(2)孔子真的是知识不够“渊博”吗?
示句子:孔子年轻的时候……老师了
(3)“闻名”是什么意思?“远近闻名”呢?→拓展介绍
(4)尽管他知识那样渊博但他还要去求学,他有什么可贵的品行值得人们敬重呢?(板书)
3.齐读1段,体会他的谦虚好学。
过: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重回到两千多年前,跟随着孔子的足迹从曲阜到洛阳求学吧。
示ppt
师简介曲阜到洛阳的路程546公里,在今天以每小时80公里的时速,如果道路畅通无阻还需足足走上近7小时。
读这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交流
预设:路途遥远
从哪几个词感受到的?
上千里:汽车走7小时,马车、道路不平要走多长时间?(几个月后)……终于
预设:不畏艰险:从哪些词感受到的?
风餐露宿:先逐字解释,再连成词
小结方法
试着理解“日夜兼程”(兼1.同时涉及或具有两方面的情况 2.加倍,合并)
在这个词中选哪个解释?程?→日夜兼程?
从这两个词你能想象到孔子一路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出示句式,学生想象填空:PPT
升华引读
有感情地读句子
小结
示生字
按字形结构分类
提醒“尘、等”的不同之处,及“尘”容易错的地方
教学“品”
观察三个“口”的不同
师范写,生观察
生练写,师巡视
评价、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