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孔子拜师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将传统文化-----对联与传统精神相结合进行教学。
1、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
三年级学生是由低段过度到高段的枢纽点,要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着手。由于三年级好处于过度阶段,整体的认知水平还不是很完善,自主能力不够,所以应该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有理有节的开展教学。课文的教学重点也就是学生可能会遇见的困难。及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对孔子和老子做出简单的评价。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多种学习策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1、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一、“子曰”切入,闪亮登场。
动画片《孔子》片头曲引入
生: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生: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是善于向老师学习的。课题为什么用“拜”师呢?《说文解字》说,“拜,首至地也。”请带上动作读课题。
学生带上作揖的动作朗读课题。
师(板书:老子):关于老子,同学们了解什么?
生: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生:《道德经》对后人影响很大。
生:老子学问渊博。
师:“这两位古代圣贤,他们的渊博学识和高尚品行经过千年的历史风雨,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经典,今天就让我们开始一场“中华古文化之旅。
师: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孔子拜师艰辛的词。
生日夜兼程。
生:风餐露宿。
老师板书这两个词,要求学生边观察边书空。
生:不容易。
生:风尘仆仆。
师:这些词语都写出孔子在拜师路上遇到很多困难。听——(多媒体播放风雨雷电声)
师:假如你们现在都是孔子,会怎么做?
生:我会怀着永远不放弃的希望向前走着,去洛阳拜师。
师:又是风来又是雨,孔子你停一停,好吗?
生:不好,早点见到老师,就能学到更多知识。
师:天黑了,孔子你停一停,好吗?
生:不好,我得赶路。
师:困了,孔子你怎么不睡觉啊?
生:我在树上打个盹就行了。(全场笑)
师:饿了,孔子你怎么不吃饭啊?
生:我会去树林里找野果子吃。
师:白天赶路晚上赶路,就是哪个词?
生:日夜兼程。
师:在露天吃饭在露天睡觉,就是哪个词?
生:风餐露宿。
2.评议朗读,显现个性。
如果仅仅用语言说出词语的意思,还只是停留在“理解词句的意思”表层,如何让它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感受到呢?潘老师安排了一个朗读、评议、再自由朗读的训练,把理解的共性与个性统一起来。
师:把词语送到句子中去读。
生(朗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她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好,因为她把“兼”读得急,看出很辛苦。
生:我从“兼”字感到孔子日夜赶路,很急、很辛苦。
师:那你读一读。(学生朗读。)还有谁来读?(一位学生站起来朗读)她读得怎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很好,因为她把“终于”读得很重,说明孔子很高兴。
生:因为孔子终于走到洛阳,可以见到老师,很高兴,所以我读得响。
师:好,只要你想得有道理,爱怎么读就怎么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句。
三、分角色朗读,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理解“学无止境”,渗透思想教育。
师:课文有一段生动的对话,同学们找出来细细地朗读,边读边体会老子和孔子的心情。然后分角色表演读。
学生自由练习,然后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直接读人物语言。
生1: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生2:你是——(学生拖长音,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2:因为他(老子)不知道孔子是谁,所以老子是问“你是——”
生3:应该带有疑问的心情(语气),所以要拖长音,表示我不认识,他怎么认识我?所以“你是——”
师:好,读出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你喜欢谁的话?
生4:我喜欢孔子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师:可是老师有时明白,有时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识学完了,学习就到头了吗?
生4:知识很多,永远学不完。
师:现在是三年级——
生4:还要读四年级,三年后读中学,再读大学。
生5:还要考博士。
师:学习就完了吗?
生6:还要考研究生。
师:是啊,工作了,还要学习,这就叫——
生(齐):学无止境。(老师板书)
2.表演朗读,再现“迎候·拜师”情境,使阅读教学更有情趣、更贴近孩子。
师:从此以后,老子怎么教?孔子怎么学?
生(朗读):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师: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
生:温故而知新。
生:学而时习知。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师:老子怎么教?
生(朗读):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生:老子一丝不苟地教孔子,一下也不会觉得孔子很烦。
生:老子一字不露地教孔子。
生:老子一心一意地教孔子。
生:老子专心致志地教孔子。
师:想不想夸夸他们呀?
生:孔子的学问很渊博,我尊敬他、佩服他!
生:我夸老子:老子非常无私,毫无保留地教,不怕孔子超过他。
生:我夸孔子:他勤学好问,又谦虚。
生:我夸孔子:孔子的学问已经远近闻名,还去拜师,值得我们学习。
师:对古人的赞美,可以用一副对联——(板书)“孔子拜师学无止境老子授徒毫无保留”现在要把上下联的后四个字换一换,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词语?上联——
生:随时请教谦虚好学勤学好问专心致志谦虚谨慎
师:下联——
生:一字不露 一心一意 一丝不苟 专心致志 不厌其烦
师:横批——
生:虚心接受 流传千古 专心致志 敬佩 敬重
四、收集“传统文化”,延续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