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孔子拜师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1、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力目标: 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想象、探究等多种形式品味文中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⑵学会搜集拓展资料,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情感目标: 体会文中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学习“学无止境“的精神。引领学生走近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在读懂故事的基础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学习他们的精神。
(一)《论语》导入——“温故而知新”
《论语》的高声诵读,将学生带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激发学习兴趣。
释题,点击”拜“字,出示《说文解字》中对”拜“字的解释,再呈现“孔子”和“师”,带上理解和动作再读课题。
(二)提出质疑——“学贵有疑”
1、检查学生预习课文情况,指名学生在白板上为大家讲解文中出现的五个人名,其他学生补充,了解古人对姓、名、字、号的称呼。
2、出示文本最后一段话,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读文。
3、出示读文要求,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方法,划出感受深刻的词句好好体会,再和学习小组交流。
(三)品读感悟——“学而不思则罔”
1、学生交流读书收获。引导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渊博”、“远近闻名”,在品读感悟中感受孔子的谦虚好学。
2、出示孔子拜师的路线图,指名学生在白板上标注,指导有感情地品读感悟。
3、播放视频创设情境,拓展思维,自由想象,小组交流练习说话。
4、创设情境,点击出示不同季节交替变化的画面,师生共同完成说话。
5、创设具体场景带领学生进入文本,学生学习小组分角色读、表演读入情入境,对文本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6、学习小组交流学习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和意思,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7、神奇墨水显示“学无止境”,理解词语,让学生学会联系实际来理解词语感悟文本。拓展《论语》名言,感受圣人的品行,学习圣人的品行。
8、回归课题,再次领悟圣人的品行,感受文本表达的情感。
(四)拓展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调动班级博客里的资源,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圣人的故事、名言等交流学习。
(五)作业布置
个性化作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