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孔子拜师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①认识“兼、仆”等12个生字。能正确朗读 “远近闻名、迎候、等候”等11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的品行。
学生对于孔子基本不了解,最多只限于他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样的名句,所以,首先必须在上课前介绍关于孔子的一些资料,尤其是他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激发他们学习孔子精神的热情。课后也抄写一些孔子的语录给学生背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尤其是他克服重重困难的词句。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像,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播放纪录片)
片中提到了一个伟大的名字,谁呀?——孔子!(板书:孔子)
关于孔子你们都知道哪些呢?你们知道的真多!三人行,必有我
师焉!孔子是善于向老师学习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拜师
的故事。(板书:17、孔子拜师)齐读课题。
二、新授
1、谁知道“拜”是什么意思?那你们能做一下拜的动作吗?好
,让我们加上动作,再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
的吗?你们真会提问题,到哪去找答案?好,下面带着问题自读
课文,开始!(大屏幕出示要求)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我都迫不及待地想考考你们了,有没有
信心接受我的挑战?火车火车哪里开?好,生字过关!看看词语
掌握得怎么样?先读给你的同桌听!好,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
推荐一个比你读得还要好的同学领读吧!好,注意,这些词里面
藏着一对近义词,谁发现了?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呢?说得好。
还有两个地名是哪里呢?看地图,有什么感觉?的确,曲阜在山
东省,而洛阳在河南省,它们之间相距着上千里,坐火车也要7
、8个小时才能到。看来,孔子拜师路途遥远,并不容易啊!
3、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孔子拜师途中遇到
困难的句子,用“——”画出来。
谁画好了?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几个词里感受到的
?那谁能读出路途的遥远?你读的有400里远了,谁能读得再远
些?800里了,还有更远的吗?怎么样?好,上千里的感觉出来
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路途的遥远,好不好?(齐读
)
4、在交通工具很不发达的两千多年前,上千里的路程,孔子靠
自己的双脚走到了洛阳,你们能想象到孔子有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吗?
可是,孔子有没有放弃?说明孔子有着怎样的品质?(板书:不
怕艰辛)
5、你们知道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吗?在哪找到的?好,齐读第1自
然段。什么叫渊博?孔子的知识是不是真的不够渊博呢?从哪个
词能看出来?说明孔子有着怎样的品质?(板书:谦虚好学)。
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说,他去拜师,是因为他认为——学习是没有
止境的!什么意思啊?学习是没有尽头的!概括成一个四字词语
,那就是——学无止境!(大屏幕)
6、“止”和“境”都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生字,请大家把这个
成语工工整整地写在本上。抬头,看一看,今天学习的这些生字
里,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小组讨论完成。你们真是火眼
金睛啊!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范写:尘、迎)下面把这
些生字在本上每个字写2遍,开始动笔。写完的同学检查一下,
看看哪个字写得不满意,再写一写。
7、好,时间关系,先写到这,想想看,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
收获啊?
8、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少! 孔子谦虚好学,不怕艰辛,那么他拜
访的老师是怎样的呢?下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子,去感受老
子的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