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孔子拜师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敬佩之情。
1、 少部分学生从平时的作业、单元检测中反映出双基知识掌握得不够好。
2、阅读能力比较薄弱。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为人要谦逊大度、真诚无私。
1、准确地认读“兼”等7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远近闻名、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为人要谦逊大度、真诚无私。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师的故事。(板书:孔子拜师)
2、学生交流、介绍孔子和老子
通过预习和搜查资料,小朋友对孔子一定有所了解,谁先来向大家说说你了解到的情况。
这么有名的孔子,他拜谁为老师(板书:孟子)孟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前了解了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做记号;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新词: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相距 止境 长进 敬重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曲阜(注意读准生字的音,特别是读准:兼、宿) (指名2个读,开火车读,齐读)
3、再认真、仔细地读读课文,了解孔子为什么拜师?是怎样拜师的?
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敬佩之情。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为人要谦逊大度、真诚无私。
一、复习引入
1.出示词语,认读:
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传授、敬重、品行、渊博、曲阜、洛阳、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
2.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课件出示)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呢?(板书:孔子、老子)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标出相关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三、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一)谈孔子。
人们敬重孔子的什么品行?(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板书)
1、好学谦虚
(1)课件出示句子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 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① 知道“渊博”的意思吗?真的是孔子的知识不够渊博么?理解“远近闻名”
② 师:学问很渊博,还要去拜师,如果你就是当时孔子的学生,听说你的老师还要去拜师,你会怎么想?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③多么好学的孔子啊!齐读第一段。
2.吃苦耐劳
(1)课件出示句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① 句中有哪几个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抓住“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终于”等词语重点感悟
重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两个词,联系上下文,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出示练习:(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孔子饿了吃( ),渴了( ),累了( ),这就叫——“风餐露宿”;为了早日到洛阳拜师,孔子白天( ),晚上( ),晴天( ),雨天( )这样不分白天黑夜地加倍赶路就叫——“日夜兼程”。
②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说一说,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上千里的路途中,孔子还会遇到哪些困难?指名说。
③ 是呀,他可能遭遇到狂风暴雨,严寒酷热,可依旧——
孔子后悔了吗?退缩了吗?引出“终于”再次感悟孔子不畏艰辛。
文章第二自然段还有一个词也写出了孔子拜师的艰辛,你找到了吗?
指名说(风尘仆仆)
课文没有画出孔子风尘仆仆的样子,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的样子吗?
生自由想象。
⑦ 是啊,孔子这一路上吃了多少苦?此时此刻孩子们你感受到了孔子是个怎样的人?(随机板书。)
⑧ 感情朗读: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
3.求知若渴
尽管困难重重,但孔子没有停止求学的脚步,这也印证了孔子说过的一句话“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①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理解。
②学写生字“止”“境。
4.彬彬有礼
正是因为学无止境,孔子才历尽千辛万苦去洛阳拜师,师生见面,有一段非常生动的对话,请同学们自读这段对话,谈谈你的感受。
①自读对话,说说自己的理解。(随机板书)
②理解“迎候”“等候”出示句子对比读。想想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随机板书)
③分角色朗读对话。
④到了洛阳之后,课件出示——
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二)理解孔子的品行。
课件出示: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①什么叫“毫无保留”?
②想一想老子为什么愿意将知识全部传授给孔子呢?
③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老子子呀?
板书:诲人不倦
小结:正因为孔子和老子谦虚好学、诲人不倦的品行,才赢得了后人对他们的敬重。让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这段话: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三) 以“我想对孔子说……”或以“我想对老子说……” “我想对自己说……”深化主题。
四、诵读《论语》中的句子,升华对孔子及《论语》的认识。
1.《孔子拜师》的故事流传至今,对人们影响很大,咱们课后练习中摘录了几句孔子的名言,你对哪句比较熟悉?读给大家听一听。
“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yi)说(yue,高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yan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明智)也”
“学而不厌,诲(huì,教导)人不倦。”
2、你们还知道孔子或老子的哪些名言?
五、课堂总结,推荐作业
1.积累有关孔子和老子的名言。
2.孔子还曾拜过七岁的小孩为师呢,你想知道具体的经过吗?请在课外继续搜集孔子的故事。
3.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去收集一些谦辞,敬辞,如“贵姓,贵庚,斧正-----”感受我国古代的礼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