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孔子拜师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3:激发大家对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学习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1.三年级学生的课外知识有限,对孔子和老子基本不了解,所以在上课伊始必须向学生简单介绍关于孔子和老子的一些资料,着重介绍他们对人类的贡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孔子精神的热情。
2.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并基本具备了独立识字和阅读的能力,但在解词析句,正确把握文章感情主旨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将培养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课文深刻含义的能力,学习孔子和老子的精神。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一、复习导入。
我是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伙伴。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快乐的学习。上节课你们主要学习了《孔子拜师》的生字词,我们再来一起读读,你还会读吗?
一、复习导入。
检查字词。
小组读,开火车读,齐读,
同学们读的真棒!学习了生字词,有没有读课文呢?那谁知道是谁去拜师呢?(板书:孔子拜师)为什么拜师呢?同学们不知道没有关系,因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是没有尽头的,所以我们才会去学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孔子拜师的原因?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孔子拜师的原因,用“——”划出来。
重点体会:知识不够渊博。
2、孔子是怎样拜师的?
孔子去哪里拜师?是怎么到达洛阳的?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从文中找出孔子是到达洛阳的?用“~~~”划出来。
重点理解词语:“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体会孔子拜师的艰辛。
(指名读、男女比赛读。)
孔子如此辛苦的到达洛阳,老子又是怎么接待孔子的呢?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孔子和老子之间的对话,用“——”画出来。
a:分角色朗读。
b : 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上前行礼”“请”“拜见”“迎候”,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彬彬有礼。)
3、孔子拜师之后又是怎么做的呢?(引导学生找到第三自然段。)
孔子-每天不离左右 随时请教
老子是怎么做的呢?
老子-毫无保留 传授
三、感情升华。
面对这样的孔子和老子,人们对他们是什么样的看法?——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齐读)
四、整体回顾
学完了课文,我们再一起回忆一下课文。
课文讲了孔子年轻的时候,是一位( )的老师,但是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 ),于是他( )、( ),终于走到( )拜( )为师,( )把自己的学问( )地传授给孔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 ),也敬重他们的( )。
五、作业。
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将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家人朋友听。
3、搜集有关孔子的其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