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孔子拜师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读通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与老子的热心。
2.阅读课后的选做题与资料袋,并通过补充其他资料,加深对孔子的了解。
3.会读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掌握14个词语及一个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1、学生对于孔子基本不了解,最多只限于他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样的名句,所以,首先必须在上课前介绍关于孔子的一些资料,尤其是他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激发他们学习孔子精神的热情。课后也抄写一些孔子的语录给学生背背。
2、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但是还有一些孩子没有形成,所以,像划句子这样简单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对学生巡视指导
1、会读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掌握14个词语及一个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想象及补充资料的学习,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和老子收徒的热心。3、体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
1、会读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14个词语及一个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想象及补充资料的学习,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
会读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14个词语及一个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想象及补充资料的学习,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
1、导入课文。
问:后面这么多老师,你们高兴吗?这让老师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是焉”,哎呀,大家当中肯定有我的老师啊,我可得向几十位小老师共同来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
2、学生自读课文后的《资料袋》,感受孔子的伟大。
3、揭示课题,写课题。
课文后面的材料介绍孔子叫孔丘,老子叫老聃, 可大家为什么说孔子、老子呢?师介绍“子”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还有:孟子、韩非子、孙子等等。生汇报,师相机评价。
4、师;通过大家的介绍,老师知道了孔子和老子都是有学问的人,人们对他们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啊?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1、自读3分钟,你能读几遍?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回。
2、交流读词语。
风餐露宿 风尘仆仆
日夜兼程 远近闻名
传授 佩服 纳闷 止境
等候 迎候 拜访 拜见
3、同桌互读最受感动的地方,说说感受到了什么?
4、教师板书,小结。
(一)合作交流。
1自主阅读,用“——”划出孔子诚心拜师的句子,用“。。。”圈出重点词语。
2.交流
A:“屈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1)你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孔子的诚心,圈一圈,读一读,说一说。
2)交流:用比较的方法,从体会“终于”一词,体会孔子克服了重重困难。
在学生交流时,由风餐露宿引出风尘仆仆。
3)指名读,齐读。
B:孔子想:这位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自读,体会到了什么?
2)选择其中的一句话,感情朗读。自读。指名读。
3)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的这句话。
联系课文,联系自己实际谈感想。
C:“从此,孔子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1)围绕着前一句想象说话。
2)教师补充资料。
D:第一自然段
积累:用一分钟时间,背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二)研读感悟孔子的品行。
一个人的品行是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你能不能找出表现他这些品行的句子?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提示:孔子拜师时多大了?三十岁是大还是小?指导读“总觉得”“还不够”在读中你感觉到了什么?说明什么?(“谦虚好学”)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提示:感受到了什么?“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怎么理解的。
1)你体会到了什么?相距上千里说明什么?(路途遥远)
这让你想到哪些成语?(千里迢迢、万水千山)
你能读出“远”吗?
你读到“风餐露宿”这个词语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体会“日夜兼程”
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赶路;
———————,孔子在赶路。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让我们学学孔子,彬彬有礼地拜见老师吧。读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怎么理解?
用一个词?(学无止境)你还知道哪些成语跟它意思一样?(学海无涯)
联系实际生活来说说?
师:这就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学习的一个根本原因。
你们在不断地学习,老师在不断地学习,今天在场的所有人也在相互学习,可见学习是没有尽头的,让我们在齐读一下这句话。
引:因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去拜师
因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风尘仆仆、不辞辛劳去拜师
因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求知若渴、迫不及待去拜师
面对这样的孔子,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孔子一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精神财富。单单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弟子记录下来,变成了一部书叫《论语》,对后世影响很大。我们一起来积累一下他的名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1.你还知道孔子拜师的其他故事吗?学生介绍。
2.教师补充孔子拜师的故事。
1)孔子跟师襄子学琴。
2)孔子拜项橐为师。(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作业本第1、2、3题。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想象及补充资料的学习,体会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和老子收徒的热心。
2、体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
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尤其是他克服重重困难的词句。
体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对孔子拜师有什么认识?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那么老子又是怎么对待孔子的呢?
你觉得老子是个怎样的人?又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呢?
1、自主阅读思考:老子是怎么对待孔子的?划出相关的词句,朗读体会。
2、交流。
重点研读“迎候”与“毫无保留”两词。
小结:
他们是德才兼备的人。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扎实、认真的态度。老师也衷心地希望在座的同学们也能像孔子那样,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做到不畏艰难、谦虚好学、彬彬有礼,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1、你知道关于孔子的什么资料吗?
学生交流。
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习了解孔子的论语及文化。
2、学习课文后的选做题。
孔子文化在我们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中也不过是一个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不一定很古,它有时离我们很近,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希望大家透过教材这扇门,课后去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1、课外收集积累孔子的名言和关于孔子的小故事。
2、办一期“走近孔子”的手抄报。
3、做一做“孔子书签”。
17、孔子拜师(老子)
学 诲
而 学无止境 人
不 不
厌 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