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孔子拜师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结合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含义,感知文章表达的准确。
2、通过边默读边写感受的方法,小组交流汇报,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3、品读句子,引用孔子的经典名句,感受人物品质,激发对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学生对孔子的了解不多,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学生课前诵读《论语》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
感悟并引用所学的孔子经典名句,体会孔子的品行.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走近孔子。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孔子的学识如此渊博,师手指“渊”,谁能给“渊”组词?
生:深渊、渊源,如潭水般高深。
2、谁给“博”组词?
生:广博、博大,如大地般广博。
3、孔子的学识精深广博,所以人们非常崇拜他.每年的9月28日,人们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来缅怀孔子,让我们通过录象感受人们祭奠孔子的情景。(课件播放祭孔片段)
4、看了录象,你感受到什么?
录象中,人们都在拜祭孔子,孔子说:三人行,生齐说:必有我师焉。
5、学识已经很渊博的孔子还要拜师,下面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
二、激发想象,深层探究,学习课文。(走进孔子)
(一)自读感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体现孔子和老子品行的句子,你是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用Δ标出来。
2 、四人小组一起分享你的感受。
3、全班汇报交流。(谁先来谈一谈)
(二)体会孔子的品行一:拜师不畏艰辛
1、学生交流: 我画了这个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从这个句子,我感受到孔子拜师不畏艰辛.
2、(出示句子课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3、从哪些词看出孔子拜师的艰辛?(日夜兼程,风餐露宿)教师板书。
你们怎么理解这两个词(指名说)
这里指孔子在风中吃饭在露天睡觉
哪个字可以看出白天,夜晚都在赶路?
教师手指“兼”字补充:本义是手把两棵禾苗拿在一起,连在一起。白天和夜晚都在不停地赶路,这真是日夜兼程呀。
4、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聆听,你的脑海浮现了怎样的画面?他有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教师感情范读)
(预设学生回答:风呼呼地刮着,孔子迎着风,艰难地走在路上,他日夜赶路,可能会累得生病了,可能吃不饱,也有可能把粮食吃光了,只能饿着肚子赶路。晚上,他会睡不好,会被冻醒,会被野兽追赶。)
5、孔子一路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来到洛阳的时候,已经是——风尘仆仆(师板书)仆本意是人向前跌倒,当风尘仆仆的孔子来到老子面前时,我们可以想象他已经是怎样的了?你体会到什么?(不畏艰辛)
6、看,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精到,前面用了风餐露宿,后面就用风尘仆仆,互相呼应,我们在阅读中要注意词语间的联系,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选择运用有联系的词语。
7、咱们把词语送到句子里去,谁来读一读?从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孔子求学的决心。真是“十室之邑,不如丘之好学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小结:正因为孔子不畏艰难,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才有了后来如潭水般高深,如大地般宽广的知识。
(二)体会孔子的品行二:谦逊有礼
(1)孔子一路艰辛,来到洛阳,与老子有一段生动的对话,同学们找出来细细品味。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2)出示三段对话,对于人物的称谓,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我从“您”、“请”看出孔子很有礼貌.
生:我从他们之间的称谓,看出他们很尊重对方.
师(出示三段对话):是呀,这里让我们感受到孔子和老子多么的谦逊有礼呀!
(3) 同桌来演一演他们的对话,如果能加上动作更好。指名读。
(4)全班表演读。左边的同学演孔子,右边的演老子.
过渡:“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拥有渊博的知识,必须要做到不断地学习,你找到相关的句子了吗?
(三)体会孔子的品行三:虚心好学
1、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孔子的品行? 生:我从“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感受到他把学习当作生活的乐趣.
2、出示孔子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3、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吗?(板书:学无止境)
过渡: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孔子把学习当作是生活中的乐趣,最后成为了学识如潭水般高深如大地般宽广的思想家。看看你能像孔子一样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吗?出示两句话。
5、“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多谢老师等候。”
6、大家读一读这两句话,这里有一对近义词,找到了吗?能换着用吗?(指名答)
7、教师相机引导,品析“迎候”和“等候”:不能换。老子在何处等候呢?老子听说孔子要来,到几十里城外迎接,所以用“迎候”,“等候”就没有迎接的意思,而且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致谢。说明什么?(谦和、有礼,对晚辈的关心、爱护)
8、迎是本课生字,谁能给“迎”组词?指导写“迎”,注意半包围结构的
孔子和老子相见的时候,谦和有礼,从此以后,孔子怎么学?老子怎么教?(学生读课文内容)
你能用孔子的名言来概括吗?
教师小结:孔子“学而不厌”,老子“诲人不倦”,因此他们才有了如此深如此广的学识。
9、教师总结: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言行整理成了《论语》,老子把自己的思想汇编成了《道德经》,影响着中国,也影响着世界,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三、诵读经典,对话孔子。
1、让我们温故而知新(出示孔子头像,播放音乐:《阳关三叠》全体起立)
(课件随机孔子的名言)学生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孔子拜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i)也。(所以孔子拜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孔子拜师)
正因为如此,孔子才会有渊博的知识,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指名说)
小结:孔子的这些至理名言至今仍然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准则。
2、(出示孔子头像,播放音乐:《阳关三叠》)请随着老师的介绍来读一读两千多年前孔子送给大家一些话。(课件随机孔子的名言)
师:他已经两千多岁了,出身的贫寒挡不住他远大的志向。
生读:子在川上曰:“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师:他建立了儒家思想,他呼唤天下太平。
生读:中庸之为德,天下和为贵。
师:他在群雄争霸的春秋时代扬起了一面仁爱的大旗。
生读:仁者爱仁,智者智之。
师:他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私塾,让教育走进了贫民百姓,用他的彬彬有礼,培养了三千弟子。
生读: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如果孔子来到我们身边,你想对他说什么?(出示学习名言)
4、孔子、老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化得以传承。孔子和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几句话写下来。如果能用上本课的词语或者孔子名言来写更好。
四、(出示《论语》的封面)总结:孔子将所有的美德集于一身,他的弟子将其言行编成了《论语》,影响着中国,也影响着世界,读《论语》能知道治国安邦的道理,能学到君子的美德,能了解学习的规律,更能获得做人的快乐。希望大家平时都能多读论语,通过论语感悟生活,感悟快乐。
板书设计 17 孔子拜师
风餐露宿 不畏艰辛
渊博 日夜兼程 谦和有礼
风尘仆仆 虚心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