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领悟诗歌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四年级学生对于学习古诗已初步掌握了基本步骤,即读——解——悟。而本诗中所蕴含的道理较难掌握,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理解得更透彻。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导入,读题释义
刚才说到苏轼多次去庐山游玩,并留下十多首写庐山的诗,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题西林壁(板书)请齐声读题。请同学们看看诗题注释,说说诗题的意思。
连起来说“题西林壁”的意思是?
如果有诗人给我们四( )班写首诗,取个诗题是——
二、初读,读通读顺
1、一读,读正确
下面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古诗,把字词读准确,把诗句读流利。
指名读再齐读,师相机评价
我们一块读这首诗。
2、二读,读节奏
读古诗不仅要读准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要读出古诗的节奏,是有讲究的,有什么讲究呢?(出示例子)
七言律诗是前面四个字是两个字两个字一个节奏,后三个字,有四种读法:第一种是第五个字一个节奏,六七两个字一个节奏;第二种是五六两个字一个节奏,第七个字又一个节奏;第三种是五六七三个字共一个节奏。第四种是五六七三个字各一个奏节这就是讲究。
按画的节奏读一读,节奏有停顿,但在读的时候要似断非断,音断气不断,师:《题西林壁》是哪种节奏呢?听老师读诗,请同学们在有停顿的地方划好节奏。画好了吗?看到大屏幕(出示画有节奏的《题西林壁》),看看跟老师画的是否相同。
谁按画的节奏读一读。(生读诗,且读出了节奏味)。
这就读出了诗的节奏,一起读读吧。
3、三读,读韵律
读出古诗的节奏,还要读出他的韵律,但什么是韵律?请看屏幕。你们看注了音的三个字读音有什么特点?(可以提示,韵母……)
轻声读读这三个字(峰、同、中),一般绝句的第一、二、四句诗的最后一个字读音相同或相近,就叫押韵
读诗句时这三个字稍微拉长些,就能读出它的韵律了。
来,一起读读这首诗。
真不错,诗的韵律就出来了。
4、四读,读音韵
读古诗除了读出韵律外,还要读出它的音韵。什么是音韵呢?听老师读一读。注意老师声音、语速、语气有什么变化(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地听)。
老师的声音有什么变化?语速、语气呢?
声音前低后高或前高后低,然后高低交错,在诗歌上说就是音韵。
三、再读,感受“不同”。
把诗读好是我们学诗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得理解诗意了。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吧。
下面我们一起交流诗句的意思。看到第一句。(出示第一句。)
1、交流第1句
横看是怎样看?横看看到了什么?从正面看,诗人是在什么位置?侧看又看到了什么?侧看时,他又是在什么位置呢?(板书:横岭 侧峰)
横看侧看分别看到了什么?我们一起看看。(出示横看图)
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岭?这又是什么样的峰?这是他的感受,你的呢?(出示侧看图)
能用刚才的话把两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吗?
(引读:于是作者写到——横看成岭侧成峰(出示:横看侧看图)
2、交流第2句
苏轼还从什么角度看庐山呢?(板书:远近高低)
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庐山,样子相不相同呢?让我们沿着苏轼的踪迹到庐山去看看吧!(师出示图片,真切感受“不同”)
同样看庐山,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3、引读
诗人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发现庐山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发现庐山依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身在山前,山侧,身在远方,近处,身在高处,低处,但无论在哪儿,他都身在一个范围之内,那就是……庐山之中
四、品读,感悟“不识”
身在庐山之中的苏轼看到这千般面貌,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
这句诗的意思是……
苏轼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板书:不识?)“只缘身在此山中”。(板书:只缘)
为什么身在庐山之中就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诗人在庐山的正面,只看到了庐山的——,在庐山的侧面就只看到了庐山的——,不管他在庐山的哪一个地方都只能看庐山的一部分,不能看庐山的整体。所以说……
是啊,正因为在庐山之中,所以才不识庐山,那要识庐山真面目,苏轼要怎样做呢?(引导:你们知道坐井观天的故事吗?青蛙坐在井里只看到天空的一部分,要看到更为广阔的天空,它该怎样呢?……)
用诗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吗?
要识庐山真面目,走出庐山看庐山。带给我们很多启示,那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看人,看事,或看物呢?根据你的体会用下面这句话说一说。(看山如此,看 也是如此,只有_________看,才能 。)
能用具体的例子谈谈你的体会吗?比如你看人,看什么人,看事,看什么事。
同学们都认识到看任何事、物和人,都要——
全面地看。全方位地看。走出事物本身看。(板书:全面……)
这也是这首诗要告诉我们的一个哲理。
庐山的一幅幅不同的画面,又一次次在苏轼的脑海里涌现,他终于感悟,识庐山真面目,走出庐山看庐山,于是他诗兴大发,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千古流传的诗篇——
五、升华,比较积累
(看着板书)题西林壁这首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山,后两句是写他的感受。(板书:看 想)苏轼十五天前游庐山时也基本按这种思路写下了一首诗,请看大屏幕:
请同学们读一读(出示《初入庐山》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第一次见到庐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
请同学们带上刚才读《题西林壁》的要求和方法,自由地读这首诗。
谁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要读出节奏、韵律、音韵。
一起读读这首诗吧。
看注释,故人的意思是——,所以要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就要与庐山交——。
在这首诗中,写看山的诗句是——,写作者的感受是——
《题西林壁》这首诗中,作者的感受是——在这两首诗中,作者感受相同吗?
同一个苏轼,也同样的庐山,为什么感受不同呢?
引导小结:正因为,时间不同,观察的位置不同,心情不同,所以感悟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题西林壁》这首诗的结论是-—《初入庐山》的结论是——
师:请你们再读这首诗吧,将你们的感受从声音里表现出来。
六、吟诗,意文兼得
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庐山是不一样的,然后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就成了“题西林壁”。
1、第一句
接下来,我们也来观察一样东西,试着像苏轼那样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成诗?观察什么东西呢,大家都有的吧?来,同学们请伸出手掌,注意这是怎样看?从正面看是什么?
再从侧面看是什么?
如果把观察的过程像苏轼那样写下来,该怎样说?横看成掌侧成指。
2、第二句
接下去该怎样说?远近高低各不同。
刚才我们是远看和近看吗?(以手示意让学生明白是正(横)看和侧看)
哪该怎样说?正看侧看各不同。
用两个“看”字,让人感觉重复,请换意思相近的其它词语。
(正看侧观各不同;正观侧视各不同。)连起一、二两句说一说。
3、第三句
下一句。不识手掌真面目。
4、第四句
再接下去说。(只缘身在手掌中。)
刚才我们是怎么看,是什么不相同?
那该怎样说为好?只缘看法不相同。
同学们集体创作的这首诗即将诞生了。大家发现了没有?还少题目,叫什么好啊。(看手、观手、相手……)那你们最中意哪个呢?就选择其中一个吧。
一起来吟诵我们同共创作的观手诗吧。(课件出示:观手 某某班全体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