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五彩池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教师导语:
在老师心里深藏着一个神奇的地方,这个地方人称“人间天堂”(板书课题)(大屏幕播放五彩池彩图数张。)今天老师终于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写五彩池的作品了,所以格外激动。课前老师收集一些有关五彩池的文字、图片资料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播放课件,老师解说)
课前我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选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当一回导游,学写一段导游词。早晨一到校就有三位同学把“导游词”送给老师了,他们是张东源、蒋天豪、李璐。老师很快将他们的导游词进行了修改,现在允许我和他们精彩登场。(2分钟)
(指导策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精彩表现成就教师,而学生的表现是否精彩需要教师的引领,这是打造精彩课堂的重要保证。我的堂课我调控,我的学生我关注。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五彩池》,选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当一回导游,学写一段导游词。”有布置就该有检查,这是督促学生养成学习良好阅读习惯的手段,是发现优质资源为我所用的有效方式,更是激励学生有效学习,和谐课堂的奥秘所在。三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二)导游词引路,感知课文内容。(3分钟)
1.和学生朗读导游词,学生倾听,捕捉信息。
(指导策略: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是听讲,而听讲的有效策略就是倾听,对学生进行倾听品质的培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而有目的倾听又是落实有效教学的基础。只有学生具备了有目的倾听的品质,才能实现更多收集信息的目的。开课前十五分钟是黄金时间,“要点知识”放在黄金时间的第一时段进行,效果是最好的。)
2.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对照课文,收集从“听”到“读”了解到的有关五彩池的信息。
3.学生说,老师用板书关键词,板书同学们听到的信息
(指导策略:关注学生的全程学习,及时反馈学生参与学习的状况,是创新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具体体现。郑重其事的,精心的守护学生精心从“海底”“拣到的”“贝”是一种教学机智。)
(1)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位置)
(2)神奇,被称为“人间瑶池”“人间天堂(特点:神奇、美丽)
(3)无数个水池组成。(特点:水池多)
(4)有大有小,水有深有浅。(特点: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5)池水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原因。(色彩成因)
5.小结;对学生的听讲给以肯定。(如:对学生集中精力听,带着问题听讲方法进行肯定。)
(意图:赏识学生是一种尊重的教育,尊重的教育是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及时肯定。及时的,得体的肯定又是潜移默化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手段。)
过渡:神奇的五彩池,我们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你的尊容,读了课文我们已经迷上了你。让我们一同精彩登场,走近作者,分享作者送给我们的“美味大餐”。
(指导策略:过渡语就像文章的过渡句一样,起着引起下文的作用。得体的过渡语又像是战士出征时接到的号令一样鼓舞势气。课堂就好比战场,让战士雷厉风行,指挥员一定要指挥到位。)
(三)正确、流利、有表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7分钟)
1.听了导游词,大家我们一定发现导游词的内容来自课文,赶快走近作者,从课文中更多,更深刻的了解五彩池吧!
(1)自由小声朗读,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特别学生朗读文中的词语,评一评有哪些进步。(记录在“进步档案”里)
(3)个人、小组、集体分自然段配乐正确、流利、有表情朗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小结:(对学生读的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四)细读课文,突破难点。(8分钟)
1.谈话引导:刚才从同学的的朗读中,看的出你们也为五彩池的神奇而动心。接下来我们从重点段入手,用细读的方式学习,解决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
(1)作者是怎样写五彩池的?(从哪个方面描写五彩池的)?
(用“大语文观”指导教学,引导学生“依照问题审题,与文本对话,看板书设计抓住关键词,对号入座”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板书并口述:从“位置”、“数量”、“大小”、“深浅”、色彩成因”5个方面描写五彩池的。
(板书是课堂学习内容的精髓,板书的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解答问题的质量,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技能,也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进行高效表达能力训练的有效方法。)
(2)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颜色来呢?
水池里显出的不同颜色是水池边上的什么东西起的作用?石笋周围凝结的透明石粉相当于什么?
边朗读文本边用多棱镜进行演示)
(理解“五彩池池水呈现出各种颜色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通过演示揭示其中的道理,便于突破难点,也更现直观。)
(五)研读课文,从精彩处入手,领会写景作文的写作特点(6分种)。
过渡:学语文最终的目的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心意,抒发情怀。这个单元的训练项目是:“从不同方面描写景物”。
怎样把景物写具体呢?让我们选一个写得精彩的片段,具体分析本课的写作特点(艺术特色)。
一起看2自然段,这段写了五彩池的数量、大小、深浅。是怎么写具体的呢?
板书:(1)说明方法的运用
点拨:请一名学生先有表情的朗读2自然段,读后一起分析。
师问:写水池的大小,深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说:用数字说明的方法(如:一亩、一丈)
另一生说: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菜碟、小拇指)
用数字说明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描写景物有什么好处呢?(使表达的意思更具体、生动、形象。)
板书:恰当使用说明方法:具体、生动、形象
(2)修辞的运用
师问:作者描写池边上金黄色的石粉形状时有什么技巧?
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再问:用哪些食物比喻石粉形状的呢?有什么好处?
用葫芦、镰刀、盘子、莲花比喻池边的石粉,既形象、生动又具体。
(3自然段让学生采用学习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以巩固学习方法。
思考方式“温馨提示”:这段写了什么?怎样写的?)
过渡:文章作者分别从五彩池的“位置、特点、池水色彩成因”三个大的方面5个小的方面介绍五彩池后,自然结束就可以了,为什么用一句话强调“原来瑶池就在人间”?联系前面的内容想一想,作者写这句话有什么目的呢?(含蓄表达情感,这是很多作家善用的表达方式,意图是:留给读者回味、遐想。)
生1:作者亲眼目睹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深深爱上了五彩池,想大声告诉人们神仙住的瑶池就在人间。
生2:作者是为了表达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生3:作者是为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抒发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这就是技巧: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抒发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这种表达方式随然含蓄,却耐人寻味。给人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美感。
小插曲:有首歌是艺术家们专为歌颂五彩池而写的,歌的结尾在写法上与《五彩池》是相反的,它采用的是直接抒情结尾。清唱一段让学生体会。
(歌也是语文课不可缺的重要的语文资源,这里教师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清唱《神奇的九寨》直抒胸臆是深化主题之举,是调节课堂气氛之举,更是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之举。不仅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
过渡:生活处处皆学问,作家的学问哪来呢?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包括美丽奇趣的大自然,积累素材,及时抒写体会,感受,我们的语言能力一定是一流的。五彩池这么神奇、美丽,接下来让我们试着写几句广告词为它做做宣传。
(六)拓展练习,为五彩池写广告词。(3分钟)
如果你是导游公司的职员,你的老师、你的朋友想到九寨沟旅游,去看望五彩池,你会怎样做宣传?注意:一要考虑言辞的分寸,二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家庭条件,三要起到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