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去年的树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大树与小鸟之间深厚的友谊。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言语实践过程中体会童话的内在含义及情感。
3、 关心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激发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之情。
首先,学生对童话这种体裁并不陌生。他们早已在课内外接触过许多童话。从课前调查来看,全班100%的学生都从不同途径对童话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接触。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对童话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经典、传统的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上,对现代儿童作家的作品几乎没有什么接触,特别是对新美南吉的作品没有了解。另外,学生以往的童话阅读,往往停留在初步了解故事大意上,对于“走进童话的世界,品味童话的语言,感受童话的魅力”,显然是缺少先前经验的。
其次,学生是情感的王子,是以感性的方式生活、学习和认识世界的。孩子们更多的时候似乎还是生活在童话世界中。用童话的方式学习童话,用孩子特有的感性的方式理解作者理性的认识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因此选择情感迁移,角色体验的童话教学方式,也是小学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决定的。
结合上面的分析,本课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引领学生角色体验,透过平静的文字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为突破口,从而使学生在这个童话故事里“走一遭”,进而获得真切的内在体验。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角色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感受大树与小鸟之间的深厚友谊。
教学难点:
揣摩小鸟在“去年”、“今年”不同的内心感受,体会鸟儿的两处歌声所蕴含的情感的不同。激发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之情。
鸟儿两次“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感受鸟儿的内心世界。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小故事,走进一对朋友的世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谁愿意来读读。请大家想一想,在这个故事中,你能听到谁的歌声,是从哪些语句中听到的。
生:找出文中的两处歌声的内容
3、那么这两处歌声,带给你的感受一样吗?自己读着体会一下。
生:边读边体会,发现这两处歌声的不同,第一处鸟儿和树天天在一起,和谐美好;第二处鸟儿是对着灯火唱歌,悲伤惆怅
4、教师适时小结:真是两处歌声,两样感情。那就让我们随着这第一处歌声一起回到去年。教师板书:去年
【通读课文之后,教师从两处歌声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并在读中初步感受歌声情感的不同。这两处歌声,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线索,抓住它,便可有效地帮助学生整体认识全文,初步把握住文章发展的事线和情线。两处歌声的描写,是课文的情感基调,前一首歌和谐美好,第二首歌悲伤惆怅。学生对这两种情境的感知对于后面的学习十分重要。】
这第一处歌声,究竟是哪些语句让你越读心里越高兴呢?
【在不同的班级的教学讲中,学生谈的感受是不相同的,但是第一处歌声的描写给学生的感觉却十分相似“甜蜜”“高兴”“幸福”。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对小鸟和大树和谐美好的友谊变得感同身受。】
生:有感情地读,当读到鸟儿为树“唱歌”时,我很高兴。在它们一起相处日子里,天天有歌声相伴。
师:这“唱歌”一词,让你仿佛透过文字听到了声音。
生:读得很甜,强调了两处“天天”。我发现文章中用了两次“天天”这个词,说明他们每天从早到晚都是这样鸟儿唱歌、树听歌,天天在一起,我还感受到他们的感情很深。
师:这个发现很重要,天天在一起,那不就是形影不离吗?
【这里,教师不但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还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感受是从哪里读出来的。这就将学生的目光由“意”引向了“言”。“天天”、“唱歌”本都是寻常的词语,但是因为它们在这里很好地传达出鸟儿与树之间的真挚情谊,即言与意结合得恰到好处,所以学生感受到这些词语使用的好是完全正确的。这也正是基于本文的表达特点出发的。这篇文章多采用白描的手法,全文几乎找不到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所谓华丽的或者是成语一类的“好词”,但是,教师却引导学生有一双慧眼,去寻找发现这平常词语中的不平常,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传达给学生一个信息,那就是所谓好词,只要它使用恰当,能够很好地传达意义,就是很好地运用语言。】
是呀,天天唱,天天听,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片断一:
教师适时用提示性的语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不同的季节,先后由三名同学配乐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在那阳光明媚的春天……;
在那烈日炎炎的夏天……;
在那凉风习习的秋天……
三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许多学生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
【文学是形象的艺术。而每一个学生心目中的文学形象又是不同的。教师在学生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词后,再一次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天天”、“唱歌”这样的关键词语,在头脑中建构形象。教师的语言和优美的音乐共同营造出一个情境,学生边读边想象,想象着自己心目中那对好朋友“天天唱歌”的美好画面,从而使这种美好的感觉在自己心底油然而生。】
片断二:
鸟儿天天给树唱歌,唱的究竟是什么歌呢?是什么样的歌词打动了树朋友,让他天天听,天天还想听,天天盼着听呢?……静静地想一想,把你想到的歌词,写下来。
学生伴随音乐动笔写歌词。
【教师仅仅抓住歌声线索不放,利用文章没有具体写鸟儿的歌声这一留白之处,让学生自主补充歌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从而更加有效地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文中的两个主人公身上。写话的过程,是学生动笔进行言语实践的过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鸟儿与树是好朋友天天唱歌的情境中,进行自主创作,很多学生写的歌词真挚感人,有的学生能结合鸟儿与树的特点进行创作,有的学生还能利用歌词循环往复的特点营造一种意味悠长的氛围,较好地实现了在理解中运用语言的目的。】
片断三:
鸟儿的歌真多呀,唱都唱不完。哪只鸟儿愿意把自己的歌词深情地读给树朋友听。让我们一起来做鸟儿的树朋友,尽情地享受这快乐的时光吧。
请部分学生读歌词。
【学生和教师共同创设情境,每个学生都进入角色,有的是鸟儿,要给树读歌词,有的是树,要用心听鸟儿的歌。每一只“鸟儿”读得都是那样投入,因为他读的就是自己有感而发的。如果是前面的写话环节是“情动而辞发”,那么这里的读与听,便是“披文以入情”。学生自身的资源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读与写的结合,紧紧围绕学生的理解和情感展开,很有启发性。】
片断四:
小鸟,唱歌给树朋友,你的心情如何?树朋友呢?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请同学用磁石最能代表自己心情的颜色的粉笔来板书:幸福。(学生选择了红色)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注意了多个细节。首先,在成功的情境创设之中,让学生畅谈感受,并且自己记录下内心的心理体验,这一切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第二,教师请学生板书时,提示他可以选择最能代表自己此刻心情的颜色的粉笔。这些小小的细节,是在一步一步地将学生的情绪体验推向高潮,是让孩子将这“幸福”的美好时刻牢牢地印在心间。这也为后文体会今年鸟儿见不到树朋友埋下伏笔。】
分角色朗读鸟儿与树的对话。
教师朗读树的话,学生读鸟儿的话。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
难怪到了冬天,鸟儿要到南方去的时候,树会依依不舍地对小鸟说:(教师读树的话)
(面向坐在前边的一个同学):你舍不得走吗?
那就请你深情地回答我——(学生读鸟儿的话)
多么美好的约定呀!(教师读树的话)
带着你们对明年的畅想,满怀希望地告诉我——(学生读鸟儿的话)
教师有感情地接读树的话……如果你们愿意,就一起坚定地回答我(学生读鸟儿的话)
【鸟儿的话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单纯读鸟儿的话,感受不会全面。因此,教师这里和学生对读,让学生自己在不同的读中去品悟不同的情感,其力量是直接通往学生内心的。】
鸟儿带着这美好的愿望飞走了。今年,她又回来了,带着最美好的憧憬回来了!出声读读写今年的部分,看看你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为树朋友的命运悲伤,为鸟儿见不到树难过。
那么,读了哪里,让你越读越觉得着急,越读越觉得伤心,越读越觉得无奈,越读越觉得难过。请你默读,把那样的句子,用曲线画下来。
【学生在之前谈到了“伤心”、“无奈”、“着急”的感受,教师顺势指导:读了哪里有了这些感受?把营造学习情境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要批画是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寻找言语支撑,这正是深化阅读理解的关键。】
把你们感受最深的句子读出来,与大家交流。
学生读自己画的句子,主要集中在鸟儿与树根、大门、小姑娘的对话上。于是,教师在屏幕上打出这三组对话。
片断一:
鸟儿看不见树朋友,又到处寻找,他究竟是怎样问树根、大门和小姑娘的?选择感受最深的一句,把你感受到的鸟儿的心情加进去,再试着读一读。
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加进“鸟儿( )地问”这个填空练习中,主要有焦急、伤心、奇怪、惊讶、难过等词,并且把这些词带入括号中,分别由感情地再读鸟儿的三个问句。
【鸟儿满怀憧憬地来找树朋友,却一次次地遭受打击,鸟儿的心情究竟怎样,抓住文章中的空白点训练,达到感悟与训练的同步实现。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加提示语的练习,巧妙地将言语训练与理解鸟儿的内心结合起来,填到括号里的事一个个词语,装入学生心中的又是别样的苦涩与难言的感伤。】
片断二:
教师创设情境,与学生对读,完成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鸟儿的千般感受,你们体会到了。从惊讶、奇怪,到焦急、伤心、无奈,鸟儿把所有的感受都凝聚在了这声声询问中。然而,这询问,树根听到了,大门听到了,小姑娘听到了,你听到了,我听到了,整个森里都听到了。只有谁永远都听不到了……(学生感伤地说:树朋友。)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帮这对好朋友实现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吧。
教师读去年的树所说的唯一的那句话。
伴随音乐,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
今年春天,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这正是再叙情谊的好时节。然而朋友们,还记得吗?还记得那个美好的约定吗?(教师读树的话)
鸟儿怎能忘记呀,你们问树根:……(学生读鸟儿问树根的话)
鸟儿多想再见朋友一面呀,她问大门:……(学生读鸟儿问大门的话)
(教师再读树的话)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学生读鸟儿问小姑娘的话:小姑娘,你知道火柴在哪吗?
(很多学生眼中饱含热泪)
……
【阅读情感的表达意会多于言传。无比幸福与“生离死别”形成了巨大的的情感张力,令人怦然心动。如何巧妙地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获得更加真切的情感体验呢?教师做了有益的尝试。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创造性的重组教材,并且借助教师的语言、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以及学生的角色体验,共同创造了一个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再没有其他的表白,再无需任何的分析,只是读,让文本自己去撞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己去触摸人物形象的温度,这不正是学生与文本最深层次的对话吗?】
片断三:
教师停顿一会儿,“火柴?”(屏幕出现一个灰白色调的灯火)
鸟儿呀,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一会儿吧。学生盯着灯火看,许多学生的眼圈湿润了。
你的心里在想什么?看到朋友了,把你的心里话告诉他。
学生静静地看着灯火,把自己当成了鸟儿,诉说自己心中的话,说着说着,孩子的声音哽咽了。
生1:树呀,我们约好今年再唱歌的。可是你怎么变成这样了呀。
生2(含着泪):朋友,我回来了,给你唱歌来了。
生3:树呀,你这是怎么了?我来给你唱歌了。我还想天天为你唱歌。你听得到吗?
【充满真情的表达是此时学生的情感需要。学生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着内心最真挚的情感。“给你唱歌”,“天天为你唱歌”,又是这最简单最朴素的语言,而这语言的背后,又包含着多少深情啊!】
片断四:
想唱歌?去年的歌还在耳边,歌词就在你的卡片上,就在你的手中,对着灯火,把这歌词再深情的读给朋友听吧。
几个学生起立,深情地对着灯火读歌词。教师有意识又请了几个在第一次读歌词时,曾经以鸟儿的身份给大树唱歌的同学。有的学生是哽咽着读完的,一名学生泣不成声,断断续续的读完了去年的歌词。
教师:同样的歌,去年唱起来是那样快乐幸福,而今年,你唱起来,又是什么心情?
学生发言:伤心、难过、悲痛
教师请一名学生板书:伤心,并提示学生也可以选择一支此时最能代表自己心情的颜色的粉笔。(学生选择了白色)
【紧紧抓住教材语言表达的特点:鸟儿的两处歌声是我们的研究重点。一上课,教师便抓住这两处歌声让学生体会不同。而此时此刻,两处歌声的不同已经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在阅读中得到了深化。】
片断五:
唱完了歌,鸟儿们,再对着灯火看一会儿吧。
学生再次静静地面对着灯火看一会儿。
就要飞走了,你的心里又在想什么,最后要告诉你的朋友。
学生深情地对着灯火表白:
生1:树呀,我要走了,但是无论我走到哪里,哪怕是天涯海角,你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生2:树呀,再见了,我要走了。我已经实现了我的诺言。我会永远想着你的!
【在文章中,鸟儿共对着灯火看了两次。两次只是“看着”、“盯着”,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两处“看”鸟儿的内心世界是不同的,在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进入鸟儿的心境对着灯火说心中的话。学生在情境中表达,有感而发,充满个性,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片断一:
鸟儿飞走了,她会去哪儿呢?她还会回来吗?这许多人物都在这里,(屏幕上出现画面,呈现出童话故事中出现的主要人物。)你对他们的明年会分别有怎样的希望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1:树根,我希望你明年能够重新发芽,长出一棵大树来。
生2:树,我希望你不要太伤心,你有一个好朋友,鸟儿永远是你的好朋友。
生3:鸟儿,我希望你再找一棵树做朋友,给他唱歌。
生4:伐木人,我希望你明年少砍点树,多多保护树,因为树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这样,就不会有更多的鸟儿失去朋友了。
生5:我想对人类说。
(该生转向身后的老师和同学):我希望我们人类能够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这篇童话的结尾含蓄深沉,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我们认为在这样多元化的解读中,每个学生在读过课文后获得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不必强求一致,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其实,让学生对文本中出现的各种人物说话,说到底,是让学生对自己说话。学生本身也是课堂上的资源,有效地利用,促使其智慧碰撞,情感摩擦,可以更加有效地深化课堂教学。】
片断二:
教师指板书小结:在这节课上,我们经历了去年火热温暖的“幸福”指着学生用红笔板书的词语),感受到了今年白色中略带些淡淡的伤心与悲凉(指着学生用白笔板书的词语),但是,看得出,在你们的心中,明年是五彩斑斓的,(教师板书:……)带着你们对明年的向往,走出课堂。把你们心中的明年用你们喜欢或擅长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通过电子邮箱发给我,这也算我们朋友一场的约定吧。
宣布下课
【首先,结合板书梳理全文。第二,走进童话世界,留下畅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