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学情分析:
五年级属于小学高段,对于字词的识记和理解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具备了较强的感知文本,总结文本内容和理解文本主题思想的能力,因此教师教学时起点可以稍高,要依学情而教。由于学生们没有遭遇过地震,对地震只有较为肤浅的认识,所以课前应安排学生查阅有关“地震”的资料,课上向同学们展示相关资料,使学生认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及恐怖,进一步体会这位爸爸的伟大、儿子的伟大。
教学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用“串联法”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独立阅读第六组“导读”明确本单元学习重点。
2.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3.学会习使用“要素串联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爱的深沉、执着。
教学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体会父爱的深沉、执着。
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第六组“父母之爱”。
我们怎样来学习本组课文呢?请大家一起来读本单元导语的第二部分: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板书:17.地震中的父与子,齐读课题并简要引领,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在你的头脑中产生了什么问题?——明确目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一件事?文中的父亲又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进行学习。
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了解学生对文中字词的掌握情况。
孩子们,首先让我们采用“开火车”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当一个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用笔画一画自己读不准或不太懂的词语,再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纠正字音,对学生的朗读情况作简要评价。
3.出示本课重点词语指导认读。
请同学们看屏幕,哪位同学能为大家读一读大屏幕上的词语?(据情况加以指导,如字音,读词的节奏等)让我们一起读一下这些词语。你们还有什么词语需要大家在读法上需要注意吗?(根据反馈指导读法)
4.指导理解本课词语。
孩子们对屏幕上的这些词语你们有没有还不理解的?(个人提出不明白的词,其他同学用想到的方法帮助理解,根据学生理解的情况指导认识一些解词的方法。)
5.让学生找出几个重点字指导书写。
孩子们:刚刚我们认读了本课词语,也理解了本课词语,那么再观察一下以上词语,有没有你们觉得容易写错或写不好字,谁来说说?(根据学生的反馈,指导书写难写的生字)
6.指导学生运用要素串联的方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1)让学生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孩子们,《地震中的父与子》讲了一件什么是呢?谁能说一说?(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评价)
(2)出示幻灯片强化认识: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进一步指导学生运用“串联法”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孩子们:像《地震中的父与子》这样的文章总结主要内容其实是有方法可循的,什么方法呢?那就是“要素串联法”那什么是“要素串联”呢?同学们请看。(出示相应的幻灯片并加以指导。)
品读课文,体会父亲的形象
1.学生说一说文中父亲的形象。
孩子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本文主要写了什么,那么,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说感受,教师选择性板书。)那么文中的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1—12自然段,找出最让你感动的段落,相互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2.学生自读课文体会,自读后互读并相互谈体会。
3.指名读,最让学生感动的语句,师生共同交流。
孩子们,谁来把你找到的令人感动的语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说理由并相互补充。)
课堂小结,引发学习欲望
孩子们,文中的父亲坚定、坚强,信守诺言,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其实,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还应认识到一个人物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正是他的出色地描写,才产感受到这如山的父爱。那么,他是通过什么写法才让我们每一位读者产生这种被感动,被震撼的感受呢?这个问题,我们留作下节课再做深入交流。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坚定 坚强
了
不 串联法
起
父爱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