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
2.从课文的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3.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地震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有点陌生,虽然他们在电视上见过那种画面,但只是一些基本的画面,诸如残垣断壁,生命被埋在废墟下的各种状态,痛不欲生的场面等等,而且由于年纪尚小对亲情在生死关头面临的考验,父爱的深沉还不能够深刻体会,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言行动作去体会父爱的伟大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感悟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1.通过查字典了解生字新词。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之间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了解废墟 瓦砾 破烂不堪等八个词语的意思并会运用。
2.画出自己最感动的语句,并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1.针对重点词句能说出自己的见解。
2.读中悟情。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导入:同学们,地震这个词对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远的不说,中国四川,五年之内发生了两次大的地震,相信电视中播放的画面,我们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甚至说心有余悸。可以说它震碎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那么今天,我们面对这样的题目,这样似曾相识的题目,心中一定百感交集。
2.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二、初读感知,自主探究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
(4)遇到不懂的地方,用“?”标出。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汇报:
(1)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
(2)出示本课生字,纠正读音,重点记住“虚、砾、颤”等字形。
(3)通过朗读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同学们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伟大的母爱,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父爱,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地震中的父与子》。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会情不自禁地想提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如地震的时间、地点、破坏性、人物等。)其他同学试着从书中找一找答案。
(一)了不起的父亲
1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切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老师帮大家找了一些中国四川发生地震时的真实图片,看完之后谈一谈自己的感想。(视频课件)
2刚才我们在视频中看到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尤其是那些因失去孩子而伤心欲绝的父母更是让我们难以释怀,那么现在我们就到文中找一找这位父亲是如何了不起?
①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②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跪在地上,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字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2这两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我们重点来看一下描写父亲的这段话.(课件)
3这位父亲与别的父母的相同之处和不同地方在哪?(板书:挖)其他的父母是否不爱自己的孩子呢?父亲为何能迈出这坚定的一步呢?(板书:无论··· 总···)
4教师引导:“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就是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让他在关键的时候坚定了”一定要挖出儿子”的信念,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承诺让他在危难的时刻化悲痛为力量。那么这句话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力量,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现在发生了什么?孩子怎么了?怎样才能在一起?)
5找出文中描写父亲挖掘的语句和段落,体会父爱得伟大。
.描写语言的部分:“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引导学生从相同的句子体会不同的感情。朗读指导)
①这部分主要写什么?有哪些人来劝他?他是怎么回答的?从回答中你发现什么了吗?
②父亲说这句话时,他的心情是一样的吗?(朗诵指导:①恳求,焦急②充满希望,焦急③失望,生气,质问,歇斯底里等)
③从他的回答中,你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吗?
在无人相助的情况下,他的挖掘停下来了吗?我们继续往下看。
.理解重点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①这段话是什么描写?
②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什么?
③父亲在将近38小时的挖掘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小组讨论:A.38小时中,他就在做一个动作——跪地而挖,他会怎样? B.他赤手空拳没有任何工具,会碰到什么东西,身体会有哪些伤害?C.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身体又有何反应?D当时的情况危险,随时会有余震和爆炸,他的身体会受到怎样的伤害?E .精神上的压力,他可能会想……)
④用一个词来形容父亲。(板书: 了不起。)
⑤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折磨都不能把这位父亲打倒,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呢?加深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体会它是父亲的坚定信念的力量源泉。
小练笔,写一写自己的父亲,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现父爱
1.过渡:同学们,当父亲挖了38小时,他七岁的儿子就在废墟下艰难地等了38小时。小小的身躯种子一般深埋地下,没有一滴水滋润他的喉咙,没有一颗粮食哺育他的身体,更没有一缕阳光照进来温暖他幼小的心灵。那么他又是怎样战胜困难的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看一看这位了不起的儿子。
1.假如你是第一时间到达灾区的记者,面对刚从废墟中走出的.阿曼达 你想采访什么?
2.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儿子的了不起呢?请同学们默读 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3.你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4.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阿曼达呢?
5.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让我们一起分享它们劫后重生、亲人团聚的喜悦。
齐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7.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1.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灾难,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2.读一些描写父爱的名篇。
无论 总 父亲 挖 了不起
儿子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