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4、使学生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
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1、板书“地震”,谈话。
2、揭示课题:1994年,当巨大地震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曾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来共同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
1.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②用“~~~”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③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4讲述了父与子的什么故事?
2.检查生字、新词
3.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让学生感受这是一场大地震,在文中找重点句子体会。出示洛杉矶大地震的图片,让女
5.这场大 地震中父亲和孩子和孩子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6.初识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板书:了不起)
1、自读,找找描写父亲的语句,读读,说说:哪里最让你感动?
2、全班交流,通过读感动的句子,说感动的原因,聚焦于重点词语、句子,从父亲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体会父亲救助儿子过程中心理变化,感受父亲的伟大。随机指导朗读。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②该怎样读呢?指名读,评议,齐读。)
(3)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就这样简单有些 重复的三句话,可父亲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应该是急切的,这样来体会父亲对孩子的关心。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有哪个词语深深感动了你?没有任何工具拼命的挖,一直挖了36 个小时,也体会到了劳累和坚持。父亲用手挖了36个小时,可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36个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是什么支撑着父亲着36小时的苦苦挖掘?是一句承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5)36小时过去了我们来看看这位父亲的样子;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让我们记住这位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的样子。全班齐读。
3、出示汶川大地震的图片,升华本课的情感。
此时此刻阿曼达的父亲已经苦苦挖掘了36小时,在这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中他想对他的儿子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