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2、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父子十分了不起,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
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对父子,和他们做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引出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2、看到“地震”两字,你会想到什么?
3、上节课已经初读课文,回忆在这对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课文中告诉我们,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1、生找到第12自然段:读句子,谈感受。
师:这段话将父亲拯救儿子的艰难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值得我们好好品味。这段话中哪些地方深深地打动了你?
2、品味救的艰难,感悟父爱的伟大。
①研读“长时间的辛劳和伤痛”。
②研读“长时间的精神痛苦”。
3、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这位父亲,承受着肉体的伤痛和精神的重担,但他决不放弃。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这样做?
4、这句承诺,这种信念让父亲成为了一座大山,伟岸坚强!让我们再一次深情朗读这段话,记住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5、汶川大地震后,始终定格在我脑海中的这样的一个画面,这样的一个动作,这样的一段留言。
6、38小时过去了,爱的坚持终下于盼来了生的奇迹,瓦砾堆底下终于传出了儿子的声音。分角色读父亲与儿子的对话。
(二)悉心关注儿子,感受“让”的了不起。
1、感受儿子在废墟中“爱的传递”的画面。
①研读句子,体会小阿曼达面对灾难的镇定,以及对父亲的信任
②研读句子,体会阿曼达先人后己的勇敢,以及对父亲的信任
2、想象说话。
漫长的38小时的等待中,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三)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信念让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创造了地震中的奇迹。大家齐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2、师生引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3、父亲用自己的坚持坚守着对儿子的承诺,儿子用行动实现了对父亲的信任,这是一对多么了不起父与子,他们用血脉亲情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为我们共同演绎了一曲生死不离的亲情之歌。朗诵《生死不离》
(四)全课总结,升华情感。
孩子们,你们的爸爸都非常的爱你们,儿子是爸爸的传家宝,爸爸怎么样责骂、鞭打,默默地关注着,望子成龙是爸爸对你们最高的期盼;女儿是爸爸的掌中宝,他们把你放在兜里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用无微无至的关怀,编织着对你的亲情之爱呀!
在这节课即将结束之际,我希望大家把那句徘徊在嘴边,千次万次都没有喊出来的爱喊出来吧:“爸爸,我-爱-您!”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 无论…总…
了不起 父子情深
儿子 只要…就…
1、在平日里,父爱无处不在,它或许是一杯水,或许是一把伞,或许是一句唠叨。把你所感受到的父爱写下来。
2、摘抄文中令你感动的词、句、段。
3、阅读朱自清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