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桂花雨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学习通过景和事表达思乡之情。
理解“景——事——情”三者的相互统一
桂花雨教学设计
新达小学 吴冬梅
学习目标: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学习通过景和事表达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 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你还记得 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有哪些景物吗? ----------抽生答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略读课文,齐读课题。 在乡下人家见到了那么多景物,在桂花雨这篇文中会见到什么景物?什么事情?板书
请同学们快速读一读课文,看谁最先有发现?
谁来说说看,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景物?--------桂花 , 写了什么事情?---------摇花
同学们,像乡下人家和桂花雨这样的文章,不管是写一种景物,还是几种景物 ,不管是写一件事,还是几件事,都是为了表达浓浓的情。
好了,孩子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通过这景和事表达什么样的情?又是怎样表达的?
二、 这篇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有一个字在全文出现了八次,而这个字恰好点出了桂花这一景物的特点,谁先捕捉到了这个字? 香 板书
请同学们拿出笔画出带有香字的句子,开始。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
3.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4.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6.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7.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抽生找句子,并读一读。
师:同学们,你们找到的句子都在大屏幕上,它们都带有什么字?
句句都带有香字,但写法怎么样?不一样。同一个香字,有这么多不同的表达,咱们得好好品味品味。怎么品味的?同学们就犯愁了,好,咱们先看看伟人是怎么读书的,(出示幻灯片)
这是毛主席读书时做下的一分批注,有圈,点,划,这是批注的符号,旁边还有主席读书时留下的简短体会,好,大家读书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找出写香写得很妙的词,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发现,或者说说这个句子的写作方法,可以从中选择几句就可以了,开始。
二、孩子们,写桂花时重点在香字上,那么在写摇花这件事上,重点落在哪个字上呢?乐。板书
那我们一起来到桂花树下,此时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想不想看桂花雨?看看书,怎样才能让桂花雨落下来?使劲摇。做做动作。读出示的幻灯片。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我们看,写桂花的香,全文出现了八次,但写摇桂花的乐,只用了一句话,那作者是怎么表现她的乐呢?自己思考,自己发现。 自主交流,从语言,动作上表现了这种快乐。是啊,作者在这棵桂花树下,开心极了,又有动作,又有语言。如果你现在就在桂花树下,会有什么样的动作?什么样的语言?交流环节。4到5分钟
三、同学们,你们这么多的语言,动作,虽然不同,但是都体现了一个字,那就是乐字。摇完了桂花,小姑娘会把桂花送给谁呢?生答。
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对话、请同桌各自选定一个角色配合说一说。可以加上动作。
出示箩字。提醒注意是竹字头。你们的对话传递的是乡亲们浓浓的情啊。
四, 家乡的桂花雨很香,摇桂花在记忆中多么快乐,那她长大后呢?请齐读课文七自然段。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看看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看谁能读懂作者琦君的心思。提问,为什么这里的桂花比不上院子里的桂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谁能解答这个问题。因为想念。。。。同学们,母亲对自己的家 有着深深的思念。板书思乡。
让我们再读母亲这句话,好吗?
五。介绍作者琦君,老师在这里选取了两段文字,咱们配乐朗读朗读,体会体会深深的故乡情。
板书
景 桂花 香
桂花雨 思乡 情
事 摇花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