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桂花雨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并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根据学习提示自读自悟,与同学交流读书感受,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我们南方的学生对桂花是很熟悉的,学习本课正好是桂花刚开的季节,可以在此前让学生好好体会!
重点:通过文本朗读感悟,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同学们,还记得我吗?上个学期和大家一起探讨过生命。今天又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我真开心。准备一首歌,送给大家!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播放《童年》)
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歌吗?
是的,这首歌唱的是童年。那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童年趣事吗?谁来说一说?
哎呀,真有趣。看来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会珍藏着一些美好的童年回忆。今天呀,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课件:作者)知道她是谁吗?对,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的作者:琦君。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0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桂花雨》,(板书课题)
和作者一起来分享她童年的快乐。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读完课题,你们可有什么疑问吗?
初读
是啊,什么是桂花雨呢?请同学们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桂花雨到底是什么?这篇文章又主要讲了什么事?
“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是像这样吗?(图片)
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你概括得真好!)
(一)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你们刚才已经读过课文,小时候,作者的父亲指指点点地教她认识了不畏严寒的梅花、气质非凡的木兰花。
然后是一串省略号……你觉得父亲还会给女儿介绍哪些漂亮的花呢?来!说说你们心中喜爱的花吧!
是啊!这个世界上美丽的花可多了去了。你看:醉人的桃花、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艳丽缤纷的茶花等等。可是啊,对于这些美丽的花作者除了记些名字外,喜欢吗?(不喜欢)她喜欢的是桂花!
说实话,你觉得桂花漂亮吗?(不算漂亮吧),而且桂花树的样子也是?(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那么到底是桂花的什么让作者如此着迷呢?(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是的,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板书:桂花 香)
(二)两个“浸”
同学们读得太好了!那么,作者故乡桂花的香气到底有多香多迷人呢?
请你们同桌间交流交流,用文中的句子来告诉我。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A、用你自己的话来讲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
评:恩!理解得真好,老师仿佛已置身那片花香当中。
B、那么这句话中,哪个字特别能够让人感受到村子里迷人的桂花香?
恩,你来说说
评:说得真好,带上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试试能不能读出作者的那种喜爱,读出桂花迷人的花香。
C、齐读(“浸”:花香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花香里似的。)
师:只有花开之时,村子才弥漫着这样的香气吗?(不是)那是怎样的?
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A、在第几自然段
B、请大家看到第6自然段,思考:这两个“浸”字含义相同吗?为什么?这说明桂花香已不受季节限制,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香到了人们的心田。
C、我们一起来把第6自然段读一读。
(三)摇花乐
啊,桂花的香气可真是沁人心田,让人沉醉!
A、可对于作者来说,还有更期待的事呢!是什么呢?(板书:摇花 乐)
B、哪里写了作者的“摇花乐”?(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看到第五段,边读边划:
1、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我”非常期待摇桂花?
a、是件大事
b、缠着问(缠是个什么动作?你们谁敢上来把我当做母亲缠着问问?从刚才他的表演中我们已经联想到,当时的作者是多么的期待摇桂花,对吧!)
2、 那么当真正摇桂花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c、“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你找得很准确,可是乐得还不够,再来读读!
现在树上还有好多桂花没摇下来呢!谁再来使劲地摇一摇?
桂花落在我们的头上、脸上、肩上,这时我变得更加?(激动、开心)所以,更加使劲的(摇)!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带着开心使劲地来摇一摇!
d、师:“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学生接: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是呀!一个“喊”字喊出了作者心里的快乐。同学们,如果是你,你想怎样喊呢?开心、快乐、还是带上什么动作表情??谁来试试?
同学们,这是一场与众不同的雨,它一年只有一次,却香得迷人、让人快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这场纷纷扬扬的桂花雨,阵阵飘逸的桂花香,单单只让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记吗?还有谁也在关心着桂花雨,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呢?(母亲)
是呀!是母亲!她是那样的爱家乡的桂花,以至于搬到杭州后,她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同学们,事实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吗?到底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家乡的桂花香呢?请快速浏览全文,从文中找出理由,我们进行一场小小的辩论。
好!停下来,刚刚这些同学老师都非常欣赏,因为他们乐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大家不仅能从文中找到理由,还能用自己课外的知识来辩论。
其实,辩论到这里我们都已经知道,母亲之所以觉得家乡的桂花香,是用嗅觉来区分的吗?(不是) 她是用感情和真心来体会的。其实,总而言之呀,就是一个道理:月是故乡明,山是故乡美、水是故乡清、人是故乡好,花是故乡香!
其实,无论是作者独爱桂花也好、还是母亲觉得家乡桂花香也好,她们所喜爱和思念的仅仅只是那迷人的花香和有趣的桂花雨吗?(不是)她们思念的是?
是的,从文章结尾句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的感受到这种思乡情(板书:思乡情)
这个句子里有个关键字眼,特别能说明作者不止一次想起家乡的桂花雨,是哪个字?(又)
对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注意要读出什么情感?(深深的思念)
同学们,这堂课啊,在不知不觉中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课的最后,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也淋上那么一场思乡、思家的桂花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