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抓住人物的动作方面进行片段细节描写训练指导,并完成一个习作片段。
2、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通过习作,表达出父母与自己之间的真情实感。
3、初步学会自己修改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流和修改他人习作,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进与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1、抓住人物的动作方面进行片段细节描写训练指导,并完成一个习作片段。
2、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通过习作,表达出父母与自己之间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1、捕捉画面,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师:孩子们,爱是甜蜜的,爱是幸福的,爱是人间永恒的话题。但世上唯有这样的爱,是无怨无悔,从不求回报的,请看。
1、播放:公益广告《感恩父母》。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呀?
师:它让你如此感动,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2、学生自由说,谈观后的感受。
师:是啊,世上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这一定勾起了你美好的回忆,父母曾给你那么多那么多的爱,你能用简单的语言与大家分享一下这些爱的故事吗?
学生自己自由谈,师相机进行评价。
生:生病时父母照顾我。
师:这种爱是细心的照顾。
生:考试或其他时候,爸爸妈妈批评我,是对我的关心。
师:这种爱是严厉的责备。
这种爱是耐心的鼓励。
这种爱是亲切的叮咛。
这种爱是温暖的陪伴。
教师适时追问: 那天的哪一个画面打动了你?
哪一刻让你至今记忆犹新呢?
有没有哪一幕让你最难忘?
哪一个镜头使你感受最深呢?
1、了解写作缘由,激发写作动力。
师:原来,父母的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这份深深的爱一定能打动他们。再过一个月就是母亲节,到了六月就是父亲节,我们不如把这爱用文字表达出来,写在卡片上,这会是多么珍贵的礼物啊。所以我们要学会捕捉镜头,才能写出爱的细腻。(板书:爱的镜头)师:那该怎么写呢?
2、自主观察,探究方法。
(1)初次观看爱的镜头视频。
老师这里有一个爱的镜头,请大家认真观看,边看边想:你观察到了什么?
1、学生自由回答。
2、师相机点评。你观察到了……
师:根据大家的观察,我这样写行吗?
(2)课件出示,简单的描述。
妈妈一直坐在病床前,她手撑着头睡着了,我的动静惊醒妈妈,她关爱地望着我。
请一位同学朗读,生评价讨论。
师适时补充引导:捕捉爱的镜头,需要一份细腻的心,才能感受那份真切的情,我们试着把镜头放慢一些,再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3)再播放视频,讨论方法:延长过程。
1、学生自由说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里面的动作变慢了。
生:我发现更多没有的动作。
生:我发现时间变长了。
师评价引导:放慢了动作,时间就会延长,让我们观察得更加清楚。(板书:延长过程)
(4)继续播放视频,讨论方法:细化动作。
师:你还发现了哪些细微的动作呢?不如我们再来看看,还有哪些细微的动作吧。
生回答,师引导尽量连贯地描述细微的动作。
小结:对,这些不经意的细小动作,就是爱的表现。我们不妨把生活中的感人镜头在脑海中放慢,延长过程看看有什么不一样过的感觉。
(5)比较文字,完成方法归纳。
1、课件出示另一段文字,进行比较。
妈妈一直坐在病床前,她手撑着头睡着了,我的动静惊醒妈妈,她关爱地望着我。
我从睡梦中醒来,依稀看到妈妈因为太累,整个身子倚靠在病床边,睡着了。她的左手吃力地撑着头,瘦弱的手掌已无力撑住疲惫的身子,头从手腕间滑落下来。也许妈妈也听到了我的动静,她的眼睛慢慢睁开,头微微抬起来,温暖的目光望着我,看到我终于醒来,她的嘴角露出会心的微笑,伸出右手抚摸着我的额头。
2、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3、小组合作讨论,两分钟后进行汇报。
4.、学生汇报感受,师适时评价。
引导:看来生活中带着细腻的感情写出的文字更能打动读者。(板书:细化动作)
师:孩子们,请把我们脑海中的那一幕、一个镜头延长过程,细化动作,用这样的方法写在卡片中吧。
1、自己进行一个片段的细节描写写作。
2、习作修改反馈,深化写作方法。
(1)展示点评学生习作,大家给予修改建议。
小结: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曹雪芹通过“批阅十载 增删五次”才完成了他人生的著作,我们更应该有修改完善习作的好习惯。可否请大家把今天所写的片段进行认真修改。
“一沙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其实,大的生活,是由无数小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的聚焦。生活中的细节之美,看在眼里,便是风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拥入怀中,便是温暖;写在笔端,便是精彩。生活需要表达,爱需要表达,请大家通过自己的笔,写出父母的爱,同时也勇敢地表达出对父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