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表现特殊环境下的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是教学本课的一个关键,好在五年级的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强烈,而且感情比较丰富的年龄,这篇课文课文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我感觉只要方法得当,这篇课文的教学是对他们尽行感恩教育的好选择。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爆炸”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2、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师归纳问题: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在这场地震中,父亲和儿子之间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交流: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交流,朗读句子。
3、观看洛杉矶大地震影像,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4、逐幅图像显示帮助学习理解生字词语,再齐读巩固。
洛杉矶 昔日 废墟 瓦砾 爆炸 砸 混乱 颤抖
5、多么可怕的地震,那么在这场大地震中,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加上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完整地说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有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5、就在这样的灾难中,这对父与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快速地浏览课文,这到底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1、那就让我们先走进这位父亲。文中的父亲让人敬佩,可为什么人们不但不来帮忙,反而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了儿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呢?他真的失常了吗?浏览5-9自然段,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了,请找到相关的依据;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的精神不失常,也请找到相关的证据,做上批注,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2学生研读5-9自然段,小组交流。
3、首先请认为父亲精神失常的同学交流发现和体会,重点体会父亲的神态、语言。
4、认为父亲了不起的同学交流体会。
5、师小结:一个只剩下双眼直直神态的人,一个只会重复同一句语言的人,一个不顾危险,在地震中不安正常救护程序救人的人,他失常了,他失去了一般正常人的言行举动。可是,他有真的失常了吗?我们设身处地地体会,如果他是你的父亲,看到他在没有人理解他,也没有人帮助他的情况下,仍不肯放弃废墟下的你,你会认为他失常了吗?当我们面对一个因为爱孩子,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神态上、语言上与正常人不相似的父亲,看着他的急迫和奋不顾身,我们只能深深地敬佩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6、有感情地师生配合朗读5-9自然段。
7、他越是失常得厉害,就越是衬托出父亲的了不起。文中还哪些地方用父亲的失常体现他的了不起,找一找,划一划,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8、学习第12自然段。
①、体会动作——挖。
②、体会时间罗列的作用。
③、体会外貌描写,展开想象,读句子。
9、小结。
1、高尔基说,父亲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他,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和父亲外出打工图)
2、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一定浮现出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某一个瞬间,请你学习作家的写法,运用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写一个片段,下节课交流展示 。下节课,再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这位深爱儿子的、了不起的父亲,又有着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