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通过预习会正确认读“洛杉矶、昔日、废墟、阿曼达、瓦砾、颤抖”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本班大部分同学语文基础比较扎实,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但在阅读理解方面还有不足,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线“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伟大的父爱及父子间互相汲取的力量。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及深厚的父子之情。感情真挚、描写具体是这篇课文的特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1、播放多媒体课件(影片片段),学生观看地震资料,了解地震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破坏。
2、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想说点什么?(学生谈感受)。
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通过自由读文,检查学生对带生字的词语掌握的情况:
洛杉矶、昔日、废墟、阿曼达、瓦砾、颤抖
1、师: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师: 课文是怎样评价这对父子的? (出示相关课件及句子) [板 书]
了 不 起
父 子
3、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抓住关键句,寻找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4、赏析词句、品评父亲的了不起。
(1)、抓住重点句子,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3)、课文哪儿写了父亲最最了不起?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
(4)、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8小时呢?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没人再来阻挡他,说明了什么? 以前有人来阻挡过他吗?谁来阻挡过他?现在为什么没人再来阻挡他?这位父亲是不是精神失常了?
(5)、当父亲在挖到第38小时,终于知道儿子还活着,现在父子的心情怎么样?(指导学生朗读地震过后父子重逢心情激动、惊喜的句子。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朗读。)
(6)、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对父子在废墟中坚持了38个小时?
师:文中哪儿写了儿子了不起?为什么说儿子了不起?在废墟中的阿曼达害怕了吗?如果是你们,会害怕吗?(播放课件)我们来评价一下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学生回答,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总结)
结合四川汶川地震感染学生情绪,如果你在这场地震中,你会怎么做?(四人一小组,畅所欲言进行讨论,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带着对阿曼达及其父亲的敬佩的语气再次品读课文。
我们常说母爱是伟大的,其实父爱和母爱同样伟大。让我们在生活中细细品味父母给予我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