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窃读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目标: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生动。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情感目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我校五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的语文主题阅读训练,语文素养大大提高。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自主批注。他们能在朗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初步掌握了搜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具备了较强的阅读基础。但同时发现学生的认知水平仍然有限,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扶放有度,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学会表达。
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难点: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1. 学生读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课件:各种书的封面。
1. 同学们,这些琳琅满目的书籍,你们喜欢吗?你们想读吗?有一个小女孩和你们一样也喜欢读书。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这个小女孩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2. 课件:课本图。
课文的题目是什么?
生:窃读记。
3. 课题让你想到了什么?
1. 书随处可见,人人爱读,人人常读。但小作者这种窃读的经历,我们没有。小作者这种窃读的滋味,我们更没有。带着你们心中的疑问,打开课本,自由读文,好好体会小作者的窃读滋味吧!
生自由读文。
2. 课文读完了,课文中小作者是怎样直接描写自己的窃读滋味的。
指名答: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课件: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生有感情读。
3. 小作者窃读时为什么快乐?
4. 小作者窃读时为什么惧怕?
1.书内世界的沉迷与吸引,书外世界的担忧与害怕,形成了这种既快乐又惧怕的窃读滋味。课文中有好多词语和句子都体现了这种滋味,小组合作学习,找出你们小组认为最能体现这种窃读滋味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体会,小组内选一个写字最快的同学,把这些体会写下来。
出示课件:小组合作学习找出你们认为最能体现窃读滋味的词语和句子?并说说你的体会?
根据学生找出的词语和句子,出示相应的课件,逐一讨论体会。
课件1: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课件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课件3: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呦,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学生找到课件1的内容,谈体会。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倾盆大雨”的意思,下雨天小作者为什么高兴,发愁的表情(皱、望)和内心的快乐(心理描写)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这种写法的好处。学生体会到小作者窃读时的快乐。反复读课件句子,加深情感体会。
学生谈课件2内容,谈体会。教师适时引导理解“贪婪”,复习贬义词褒用的写作手法,体会小作者窃读时的快乐。读课件句子,加深情感体会。
学生谈课件3内容,谈体会。教师适时引导理解通过动作描写(跨,踮、挤)和心理活动描写(呦,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体会小作者窃读时的急切、快乐以及害怕。
2.除课件外,学生还有可能找到这些词语和句子:
(1)小作者藏身于众多顾客之中读书这一段并谈体会。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她的小妹妹或小女儿。”通过“隐藏”、“贴”这两个动词体会出小作者内心的惧怕。
(2)“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引导学生通过“合”“咽”“吞”“放回”这些动词体会出作者从书中获得很多知识,心中非常快乐。
(3)“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通过“低着头,脚站得有些麻木,浑身轻松”体会出作者读书后非常高兴和满足。
3.(1)师问:小作者窃读的滋味除了快乐和惧怕,还有其它的窃读滋味吗?学生回答。
(2)师问:窃读的滋味还有很多很多,是那样的矛盾,那样的复杂,那样的独特。家境贫穷的小作者,无钱买书,每日窃读,她快乐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她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对窃读的执着,是得到了谁的鼓励呢?(国文老师)是怎么鼓励她的?
出示课件: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1)你们知道文中的小作者是谁吗?(林海音)
小时候那个贫穷的只能窃读的小女孩,长大后成为了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创作丰富,其中《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文字,并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有人曾这样称赞她“如果整个社会都称她为先生,如果整个时代都称她为女中丈夫,就是一个女子最大的荣宠了。”林海音用她那细腻宁静的笔墨关爱着生活中的每个人,给我们无穷的力量。
出示课件:林海音照片
(2)师问:同学们是什么改变了她的命运,创造了她人生的奇迹?生答。
师总结: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林海音一样把读书融入生活,融入生命,让我们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吧!让读书伴我们成长吧!
学习完课文后制定一下读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