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窃读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将昨天预习时画出的14个生字反复的读一读。
2.检查预习。(课件出示字词)
检查的方式:开火车读,重点强调读音的准确性,词语会读还可以说说意思。
3.再读课文,找出难读句、段。
4.自由练习读难读段,然后指名读,师范读。
5.自己快速练读全文。
6.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动,画出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自主整理前置性作业中的重点。
3.小组合作交流前置性作业2。
让我们回到林海音的时代,回到她窃读书的书店,一起来感受一下窃读的滋味。
1.全班汇报交流前置性作业2。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3.“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4.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还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神态和内心是相违背的。)
(2)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1.能感受到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了吗?看来,读书还真得要细读,遇到像这样的好书(指课本)得细细地去品读,才能读出书中的更多味道。
2.小组内品味,各自说说自己读后的新滋味。
1.就酷爱读书,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国文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粮。有的同学说,这篇文章特别好,很真实,也很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2.己找出来的语段读给大家听;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和你一起读。
3. 补充材料,倡导个性阅读。
1.窃读记
复杂:快乐惧怕(心理描写独特感受)
急切:(动作描写:跨、踮、钻、挤、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