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式。
本班学生48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2人。班级学生两极分化明显,优秀的学生语文能力强,习作能力强,热爱阅读,书写也美观,但是学困生阵容不容忽视,他们虽然能考及格,但常常在80分左右徘徊。他们中有的是接受能力不强导致,有的则因学习态度不端正引起的,他们上课不爱回答问题,朗读时声音小,上课精力不集中。
重点: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难点: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式。
一、问题导入,切入主题。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地震中的这对父与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二、默读课文,抓住重点。
默读课文,用“——”画出体现父亲了不起的的句子,标出序号;用“~~~”画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句子,标出序号。
三、品读词句,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重点体会“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四、品读词句,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体会“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不仅给了父亲力量,也给了儿子力量。”
拓展想象,课内练笔。
废墟上父亲拼死救子,废墟下儿子会遇到哪些困难。他会想写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总结全课,升华情感。
“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文章中多次出现,让父亲和儿子坚定信念。这仅仅是一个承诺吗?这不正是伟大父爱的体现吗?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 子
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