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式。
引导感悟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1.听写词语5—7个
2.纠正错误
(1)小组讨论、交流批注
师:上节课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批注,下面与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2)学生汇报批注内容
教师课前预设:
a.我们小组也找到了父亲了不起的地方,第12自然段(学生汇报)
师:父亲为了救出儿子,不吃不喝不睡,通过这个挖字,我也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板书:挖
b.我们找到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师:出示ppt父亲外貌的句子
师引读此部分内容
C.生:我们小组找到了儿子了不起的地方---------16自然段
师:一句承诺让儿子坚信父亲一定会来救他, 所以他鼓励着同学们静静地等待。
板书:等
师:父亲整整挖了38个小时,儿子整整等了38个小时,这是一对多么了不起的父与子!
板书:了不起。
所以当儿子被救出后,读ppt: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板书:在一起
d.生提疑问,引起争议,师生共解答。
生:课文第10自然段说大家认为父亲的精神有些失常了“那位父亲的精神是真的失常了吗”。
师:大家是怎么想的呢?大家思考思考,请你在书中找出相关的事实依据,你要认为没失常,也找出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回答-------师小结
(3)总结写法
孩子们,学到这里老师有问题了,课文中没有写父爱很伟大这几个字,却让我们体会得很深刻,你又从哪里体会出来的呢?
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细致刻化,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希望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能掌握这种方法。
师:在这里老师再送给大家一篇短文,谁有勇气给大家读一读?
概括性地说说你的感受。
(1)师:
这两篇文章确实从动作、语言等方法来描写的,下面就请你像作者这样,读要求,试着写一写。
(2)学生互评。
板书: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挖 } 在一起
儿-----等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式。
引导感悟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1.听写词语5—7个
2.纠正错误
1)小组讨论、交流批注
师:上节课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批注,下面与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2)学生汇报批注内容
教师课前预设:
a.我们小组也找到了父亲了不起的地方,第12自然段(学生汇报)
师:父亲为了救出儿子,不吃不喝不睡,通过这个挖字,我也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板书:挖
b.我们找到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师:出示ppt父亲外貌的句子
师引读此部分内容
C.生:我们小组找到了儿子了不起的地方---------16自然段
师:一句承诺让儿子坚信父亲一定会来救他, 所以他鼓励着同学们静静地等待。
板书:等
师:父亲整整挖了38个小时,儿子整整等了38个小时,这是一对多么了不起的父与子!
板书:了不起。
所以当儿子被救出后,读ppt: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板书:在一起
d.生提疑问,引起争议,师生共解答。
生:课文第10自然段说大家认为父亲的精神有些失常了“那位父亲的精神是真的失常了吗”。
师:大家是怎么想的呢?大家思考思考,请你在书中找出相关的事实依据,你要认为没失常,也找出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回答-------师小结
(3)总结写法
孩子们,学到这里老师有问题了,课文中没有写父爱很伟大这几个字,却让我们体会得很深刻,你又从哪里体会出来的呢?
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细致刻化,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希望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能掌握这种方法。
师:在这里老师再送给大家一篇短文,谁有勇气给大家读一读?
概括性地说说你的感受。
(1)师:
这两篇文章确实从动作、语言等方法来描写的,下面就请你像作者这样,读要求,试着写一写。
(2)学生互评。
板书: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挖 } 在一起
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