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中访友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首先跟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出示课题《山中访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师:山中访友的“访”字同学们是怎么理解的?(走访、拜访)那“友”呢?(朋友)。
师:从课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原来作者是要去山中拜访朋友,同学们,你们平时去拜访朋友会做些什么准备呢?(带礼物、邀请伙伴、坐车去……)。
师:朗读第一、二自然段看看作者去拜访朋友是怎么去的(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只带着满怀的好心情),现在请同学们也带着好心情去访问作者的朋友,自由朗读3至8段。(配乐)
师:同学们,请问作者去访问了那些朋友?(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等自然界的朋友)原来作者是把大自然当成了朋友,看来作者非常热爱大自然、喜爱大自然。
有人这样赞美过这篇文章:本文是一首清新的诗,一支悠扬的歌,一幅生动而美丽的画,让人不忍释手、回味无穷。的确,散文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下面,就让我们用善于发现的眼睛,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品味那份美吧!请精读课文,看看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妙,哪些段落是我特别欣赏的,在课文旁边做上一些批注。然后以“我喜欢文中( 词、句、段、某景物等),来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从修辞、句式、内容、结构、写作方法、表达感情等方面来谈)。
(学生开始或静心思考,或认真品读,或口中念念有词,或在书上圈点勾画、不时奋笔疾书。几分钟过后,已有学生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了。)
(1)小组汇报讨论情况
(2)师: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心中有爱,眼中才有美。”生活中美好的景物都是我们用美的心灵和美的眼睛才能发现,才能书写出来。所以,我们要注意:一个人只有情美了,笔下的景才能美,才能写出精品来。换句话说,写这样的抒情散文要做到情景交融。李汉荣能创造出这样的精品来,其实我们同学也可以。不信,我们来尝试一下:请模仿课文中第四节“我闭上眼睛……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一边聆听一段来自山林间的真实旋律,一边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提示:可变成一只鸟、一片云、一只蝴蝶、一只蜜蜂、一条溪流、一粒种子、一朵花、一阵风、一片秋叶……)
课堂上响起班得瑞乐队的《老鹰之歌》,空灵、悠扬的乐曲似乎把学生带到了一个有着虫鸣。、鸟叫、流水声的原始森林。学生闭目静听,然后又在这天籁之音中奋笔疾书。
(学生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笔不时博得其他同学的掌声,大家还向她投以羡慕的眼光,她自己也很得意。)
师: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心中有爱,眼中才有美。”生活中美好的景物都是我们用美的心灵和美的眼睛才能发现,才能书写出来。所以,我们要注意:一个人只有情美了,笔下的景才能美,才能写出精品来。换句话说,写这样的抒情散文要做到情景交融。李汉荣能创造出这样的精品来,其实我们同学也可以。不信,我们来尝试一下:请模仿课文中第四节“我闭上眼睛……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一边聆听一段来自山林间的真实旋律,一边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提示:可变成一只鸟、一片云、一只蝴蝶、一只蜜蜂、一条溪流、一粒种子、一朵花、一阵风、一片秋叶……)
课堂上响起班得瑞乐队的《老鹰之歌》,空灵、悠扬的乐曲似乎把学生带到了一个有着虫鸣。、鸟叫、流水声的原始森林。学生闭目静听,然后又在这天籁之音中奋笔疾书。
(学生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笔不时博得其他同学的掌声,大家还向她投以羡慕的眼光,她自己也很得意。)
今天这堂课,让我们不出课堂就与大自然作了一次亲密的接触,也让我们拥有了一次愉快的语文之旅。感谢李汉荣,给我们送来了这样美味的精神食粮:也佩服同学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竟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文章。希望我们今后能多读这样的美文,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