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寻隐者不遇
贾岛的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是讲:诗人去山中寻找一位隐者朋友,向童子打听
隐者到哪里去,童子告诉诗人,隐者去采药了。童子只知
道隐者在山中云雾深处,但不知到底在什么地方,最后
没找到。
假如你进山拜访朋友而朋友不在,你会空手而归吗?
好,如果同学们进了山,收获一定很大。有位作家李汉荣
也到山中拜访朋友,带回了好心情,好记忆,他拜访的是
什么朋友呢?让我们也带着好心情共同来欣赏李汉荣的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李汉荣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作者走进山中,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多朋友。请同学们听读课文,一边听读,一边在这些 “朋友”的名称下做上记号,看看作者到底去拜访了哪些朋友,又是如何称呼和评价这些朋友的?
zhī hè fèi
栀子 唱和 犬吠
zhàn jiàn chè
湛蓝 涧水 清澈
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注音
①隐蔽、僻静的小路 。
②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③帝王或官吏给予臣民的恩惠。
④指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⑤道德高尚,有很高的声望。
⑥形容有滋味或有兴趣的说道。
⑦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的人。
(幽径)
(波光明灭)
(恩泽)
(唱和)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知己)
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隐蔽、僻静的小路 ( )
(2)道德高,名望重。 ( )
(3)很感兴趣地谈论。 ( )
(4)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 )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想一想
读一读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古桥 树林 山泉 小溪 瀑布 白云
悬崖 云雀 落花 落叶 石头 岩石
犬吠、归鸟
友
古桥
树林
山泉
小溪
白云
瀑布
悬崖
云雀
石头
落叶
落花
阵雨
岩石
犬吠
归鸟
山泉
小溪
山泉
瀑布
小溪
山泉
白云
瀑布
山泉
白云
云雀
白云
落花
云雀
白云
落叶
落花
云雀
白云
石头
落叶
落花
云雀
白云
阵雨
石头
落叶
落花
云雀
白云
岩石
阵雨
石头
落叶
落花
云雀
白云
犬吠
岩石
石头
落叶
落花
云雀
白云
古桥
老朋友
树林
知己
幻想自己也变成树
山泉
明镜
照出我的浑浊
溪流
吟诵
共同唱和
瀑布
天生的金嗓子
从古唱到今
悬崖
高高的额头
刻满了智慧
白云
洁白的身影
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云雀
叽叽喳喳
津津乐道飞行
中的好风景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捡起一朵落花
捧在手中
嗅到了大自然
的芬芳清香
拾一片落叶
细数精致的纹理
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
捧起一块石头
轻轻敲击
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的隆隆的回声
雷 阵 雨
岩石
像巨伞
天地给我的恩泽
犬吠 归鸟
伴着我回家
表达了作者对
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古桥 树林 山泉 小溪 瀑布 白云
悬崖 云雀 落花 落叶 石头 岩石
犬吠 归鸟
1、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合作探究
这是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可以使行文生动,并为下文做了铺垫。
2、既然是山中访友,那么李汉荣先生跟自己的好朋友交流了吗?他们又是怎样交流的?
物我交融,景物的美在他眼里首先人格化,然后升华为一种情感,由情感又升华为思想。他,不仅用眼睛去观赏“朋友”,更是用情感去浸润“朋友”,更是用心去冥想,与“朋友”交谈。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强调了什么?
相互照应,强调了满怀的好心情。
4、同学们,两种“好心情”是一样的吗?
第一种“好心情”是抛开一切欲念,以一颗纯
净的心亲近大自然;第二种是与大自然神交
后的彻底放松,对自然亲近与赏识后的惬意
和满足。
5、品味第三段人称变换之美。
用第二人称,似面对面的倾诉,更亲切自然,更利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回顾与小结
明确: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大自然
的热爱之情。
语言清新之美 描写细腻之美
想象丰富之美 情景交融之美
结构新巧之美 童心童趣之美
前后呼应之美 自然生活之美
……
山际见烟来,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落,
云从窗里出。
山中杂诗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假如你是某一景物(如一条溪流、一棵大树、一朵鲜花、一只飞鸟等),见到游人朋友,想对他说些什么?同桌合作,一人为景物,一人做游人,大胆想象,完成一段精彩的对话。
拓展延伸: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
了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
人互诉心声。
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和感情
(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这个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老桥”比作“ ”,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 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 。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个句子用 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 、 这两位朋友间的 。
(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 。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1)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
用了拟人的手法,开篇即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
(2)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3)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
(4)于是,我轻轻地招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
语言赏析
拟人的手法,表现了古桥数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耐心呵护。
用了博喻的手法,侧重描绘了雷阵雨的声势 。
作者回到了人类最早的家园,觉得故园的亲切可爱。人生有一次这样的回归与同化让人永铭心间。
(5)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拟人,写出了我进入大自然怀抱后无比喜悦的心情,一切景物都成
了我的朋友,都成了可以交流的对象。
同学们,万物皆有灵性,美无处不在,只要你用
心去体验,一棵树,一片云,一座古桥,甚至是
一只蚂蚁都可能触动你的情思,拨动你的心弦。
希望同学们多亲近自然,与自然为友。周末快
到了,同学们也可以像作者一样,不骑车,不带
礼物,哼着小曲儿,不过为了安全,可以邀几个
同伴,来一次真正的精神之旅,回归自然,去山
中访友。
我喜欢去植物园,是为了静。
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不只是对那些抽象的东西如心灵、寂寞之类。它使我叫见鸟声,听见水声,听见四脚爬虫在草叶间窸窸窣窣的“走路”声,听见 ……令耳朵听得很深。它使我看见叶面上的“血脉”,看见树顶间的青天,看见 ……令眼睛望得可远可细。仿佛,仿佛可以看到天涯海角那无尽的脚边——也不过是一片极静的幽林。
前几天,我偶然在中午的时候去了植物园。满溢的阳光到处洒上了金粉,连曲径上的小碎石都艳了起来。一切的静依然静着,却不知由哪儿飞来了许多花的访客——那些横飞的蜜蜂。草地上躲躲藏藏的苜蓿透露着若隐若现的紫色消息,一只淘气的蜂把它传给旁边的草花。那野花像一朵淡黄的云,轻柔得仿佛轻风一吹就会散。那只蜜蜂一站到花心上去,花茎就不胜负荷地弯垂了下来,“太重啦”,仿佛有一声甜美的呼喊,吓得蜂儿直跳起来,花儿才又弹簧似的弹回原位伸直了花梗。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音。
血(xuè xiě )脉 曲(qū qǔ )径 负荷(hè hé )
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天涯海角:
不胜负荷:
3、结合文章,说说“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该如何理解。
4、仿照前面一句的内容,在第②段中的两处省略号前的横线上分别补写上一个句子。
5、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抄写下来
比喻句:
拟人句:
4、你能从古诗词中,找出古代才子赞美这位朋友的诗句吗?
如: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如: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长烟落日孤城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