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pt课件(14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新闻常识
新闻概念:用记叙的表达方式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
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写法:以记叙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五个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
及时性
准确性
4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听读课文,勾画文中记叙的六要素。
思考
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 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边读边思考,找出本文的六要素。
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原因:
经过:
结果: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导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1、请找出本文的导语,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主体
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分述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渡江作战情况。
第一层开头说时间(二十日夜起),与第二层开头(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相并列。第二层末的几句话在二三层之间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2、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它们之间又是如何衔接的呢?
九江
江阴
安庆
芜湖
九江
江阴
安庆
芜湖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35万)
(30万)
(35万)
议论句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作用:指出我军取得胜利的原因,交代国民党反动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深化主题。
3、请找出本文的议论句,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思考探究: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主 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并分析了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的根本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