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教学设计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文本分析
这篇课文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关于父亲的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回忆了父亲被捕前到被捕后壮烈牺牲的过程,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整篇文章采用倒叙的写法,开头回忆了父亲被害的日子,接着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叙述。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学习本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含糊、纷乱、僻静、恐怖、严峻、勉强”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梳理这篇回忆录主要记叙了哪些事。
3.理解文章内容,感受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4.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学习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李大钊同志的伟大精神和可贵品质。教学难点从对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后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体会其精神品质;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包”字的笔顺书写规则;观察插图,联系生活,体会心情,读好对话。
课时安排
2
课时
1.会写“阀、避、啪”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埋头、含糊、军阀、避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楚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
3.理清文章顺序,感知文章内容,初步感悟李大钊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
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顺序,感悟革命先烈的形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导语: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我们应该铭记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更为狼牙山的壮士而激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
2.理解课题,简介人物。
(1)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明确:本文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
(2)简介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 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逮捕,被捕以后遭受种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4月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李大钊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其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等。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预习情况。同桌间互查,小组轮读。
(1)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读音,教师正音。
阀 避 啪 瞪 僻 瞅 靴 魔 刑 哼 峻 绑 啃 袍 执
过渡:本课的生字比较多,在这些生字中,你认为哪个字在认读和书写时要提醒一下同学们?(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避”和“僻”字形相似,读音有别,声母分别是“b”和“p”;“瞅”“砖”和“执”是翘舌音;“刑”“哼”是后鼻音;“瞅”的声调是三声。
(2)出示词语卡,学生朗读识记。
埋头 整理 书籍 文件 含糊 军阀 避免 组织
警察 局势 严重 新闻 纷乱 喊叫 闪亮 抽屉
僻静 剧烈 粗暴 便衣 魔鬼 包围 肥胖 苦刑
自杀 严峻 态度 残暴 匪徒 拘留 法庭 安定
占据 会意 执行 昏倒 过度
(3)理解词义。学生分组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难理解的词:
[被难]因灾祸或重大事故而牺牲生命。
[含糊]形容说话的意思不明确。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满脸横肉]脸上长着带有凶相的肌肉。形容相貌凶恶。
[沉着]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机智]头脑灵活,能够随机应变。
[怒气冲冲]形容非常愤怒的样子。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3.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读顺。
预设:本课中有一些使用频率较低的字词,还有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反复认读,不仅要单独认字、认词,还要把词语和生字放在语言环境中反复读句子,以求理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1)教师出示填空,引导学生思考。
课文除第一自然段,是按_____顺序写的,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件事。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空白处做批注。
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预设: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出现不同的答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只要解释合理都应该予以肯定。
明确:课文除第一自然段,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主要写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在法庭上、被害后的情形。
教师小结:本文是作者李星华在父亲李大钊逝世十六周年时写的,通过回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在法庭上的情形以及父亲被害后全家人的沉痛心情,表达了对父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文章在开头先直接交代父亲遇难的具体日子,接着按时间顺序详细叙述了父亲遇难的经过,我们把这种叙述顺序叫做倒叙。
3.读第1自然段,了解倒叙及其作用。
(1)思考:第1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运用倒叙的叙述方式,开篇直接交代回忆的时间,具体到年、月、日,突出这件事留给“我”的深刻记忆和“我”的身份,语言简洁,直接引出作者要回忆的事情,并且照应文题。
(2)简单介绍倒叙及其作用。
倒叙的定义: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采用倒叙的作用:一是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突出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二是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采用倒叙的叙述方法时要注意: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衔接自然。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脉络不清。
4.全班交流,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划分文章层次。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忘不了父亲的被难日。(倒叙)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烧掉书籍和文件,拒绝离开北京。(被捕前)
第三部分(第8—18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
第四部分(第19—29自然段):写“我们”和父亲在法庭上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在法庭上)
第五部分(第30—33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
四、自读自悟,作业设计
1.自主阅读,圈点批注。李大钊说的哪些话,做的哪些事令你感受最深?一边读,一边批注。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1.理解文章内容,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体会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的好处。
1.深入理解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李大钊的革命精神。
2.体会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的好处。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1)教师听写词语。
埋头 整理 书籍 文件 含糊 军阀 避免 组织 警察 局势
严重 新闻 纷乱 喊叫 闪亮 抽屉 僻静 剧烈 粗暴 便衣
魔鬼 包围 肥胖 苦刑 自杀 严峻 态度 残暴 匪徒 拘留
法庭 安定 占据 会意 执行 昏倒 过度
(2)同桌检查听写情况,交流写错的词语。
2.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1)本文按时间顺序讲了四件事,分别是哪四件事?
明确:第一,李大钊在局势十分危急的时刻,仍然在北京坚持革命工作;第二,李大钊被捕的经过;第三,李大钊在法庭上所表现出的坚定与沉着;第四,全家得知李大钊被害的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
(2)哪位同学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这四件事?
示例:父亲坚持工作→父亲视死如归→父亲坚贞不屈→全家悲痛欲绝。
(3)课文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预设:学生自由发言,结合具体事例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点拨。
3.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说的都很不错!的确,李大钊作为中国革命先驱,他心怀崇高的理想,为了伟大的事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他拥有坚定的意志,不动心于高官厚禄,不屈服于严刑拷打。危难面前,他的镇定、沉着,显示了一个革命者的伟大情怀。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课文,去感悟李大钊同志的英雄形象。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默读课文第2~30自然段,圈画重点语句。
预设:引导学生默读课文,重点读一读描写李大钊的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勾画出来,然后在小组内针对自己的阅读体会展开互动交流。
2.引导学生思考: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
(1)教师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读课文,圈点勾画,在空白处做批注。
①读课文,画出描写李大钊的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
②重点品读圈画的句子,想一想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革命先驱。
③反复朗读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李大钊的高尚品质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④自主交流,说一说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展开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品析。
品评一:父亲被捕前
①思考:被捕前,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解析重点句子。
A.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预设:引导学生读这几句话,了解李大钊的工作状态,感受他对待革命工作专心致志——每天早出晚归,整天埋头工作;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烧掉文件,防止机密文件落入敌手。
B.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交流示例:
师:读了前面三句话,你感受到父亲怎样的特点?
生:对子女慈祥和蔼,关心子女的成长。
师:“这一次”父亲为什么“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生: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峻,父亲为了工作才没有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父亲如此“含糊”地回答,也可能是不让“我”知道他的工作情况,从而保护“我”。
师:你们喜欢这位父亲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李大钊既是一个对待亲人慈爱和善的好父亲,又是一个对待工作认真严肃的好同志。
C.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明确:这几句话是在严峻的局势下,母亲和父亲的朋友都劝父亲离开北京时父亲说的话。最后一个句子是反问句,语气坚定。从这几句话中我们体会到父亲把革命工作放在第一位,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他仍选择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③总结人物形象:被捕前,李大钊是一个对待亲人慈爱和善、对待工作认真严肃的人。
④带着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情读第2—7自然段。
品评二:父亲被捕时
过渡:危险真的到来了,4月6日的早晨,宪兵带着阎振三来了。
①思考:被捕时,李大钊是怎样表现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预设:这一部分重点描写了父亲的语言和动作,教师可引导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带领学生进入紧张的情境,在情景式朗读中感悟父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父亲的表现从容不迫、沉着镇定,从“不慌不忙”“没有什么,不要怕”“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这些语句可以看出来。父亲的一言一行说明他具有临危不乱,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②敌人是怎样逮捕李大钊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宪兵、侦探、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这些说明敌人心虚,为了抓一个人,动用了这么多人。“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这些说明敌人残暴。
③作者把敌人和父亲的表现对比着写有什么作用?
预设:文中有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对于理解李大钊的人物形象能发挥重要作用。在教学时,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找出具有对比关系的句子,理清对比的具体内容。在这一部分中有三处对比:李大钊与敌人的胆量对比,李大钊与敌人的人数对比,李大钊与敌人的态度对比。从这些对比中学生能明显感受到敌人的极度恐慌和李大钊毫不畏惧、镇定自若的大无畏精神。
④引导学生想象敌人的凶残和李大钊的镇定,用对比手法写几句话。
预设: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达。一方面可以将对比手法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想象敌人面对革命者时的虚伪、恐慌,以及李大钊面对敌人时镇定自若的画面,在画面的对比中进一步感知革命者崇高的牺牲精神。
⑤总结人物形象:被捕时,李大钊临危不惧、沉着镇定、视死如归。
⑥学生练习朗读第8—18自然段,要求读出不同人物不同的语气。
品评三:父亲被捕后
①思考:在法庭上,李大钊是怎样表现的?
②学生自读课文,关注人物形象。
A.读课文,用“”画出描写李大钊的外貌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李大钊的神态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李大钊的动作的句子。
B.重点品读圈画的句子,思考讨论:
a.“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时,父亲是什么样子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李大钊经受了敌人的残酷折磨;“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b.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
明确:一方面说明李大钊对亲人被捕早已预料,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爱超过了对亲人的爱,正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使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种力量支持着李大钊跟敌人斗争,使他表现得无比坚强、沉着。
c.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明确:“安定”,不动摇。文中表现出李大钊不为私情所动摇。“沉着”,从容镇定、不慌不忙。文中表现出李大钊在法庭上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d.说说你从父亲“瞅了瞅我们”的举动中体会到的情感。
预设:面对亲人的哭声喊声,父亲没有说一句话,只是“瞅了瞅我们”,难道父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不爱自己的妻子吗?此处可引导学生充分思考,自由表达。
示例:父亲不想连累“我们”;父亲要用自己的安定、沉着来安慰亲人、感染亲人;父亲是在用眼神告诉“我们”不要慌乱,不要害怕,要沉着、冷静。
e.“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父亲“望了望我们”的动作中包含了怎样的含义?
明确:“望了望”既包含着父亲对家人的不舍和爱恋,又包含着他希望通过眼神告诉家人,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把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③总结人物形象:在法庭上,李大钊是一个安定沉着、坚贞不屈的人。
④齐声朗读第19—29自然段,边读边感悟父亲的安定沉着、坚贞不屈。
三、体会写法,升华情感
过渡:在法庭上与父亲的见面不幸成了“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当父亲被害的消息传来后,全家人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1.指名读第31—33自然段,从家人的表现中体会悲伤欲绝的心情。
预设:引导学生采用列表的形式梳理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体会他们共同的情感。
人物
表现
情感
舅老爷
从街上哭着回来,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
悲痛欲绝
怀念父亲
憎恨敌人
“我”
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
母亲
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要读出悲痛欲绝、痛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3.思考: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你从这样的开头和结尾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本文中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如“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与“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前后照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相互照应等。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前后照应的写法及其作用,教师只需简单介绍,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本文要抒发的情感来体会作者在这里运用首尾照应的写法的好处。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
明确:文章的开头指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处母亲嘱咐“我”记住父亲的被难日,前后照应。这样写可以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就更加深刻。同时,也强调了家人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表达出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5.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李大钊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
提示:①对亲人慈爱。②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③面对敌人坚贞不屈、顽强斗争。
(2)读完课文,你受到哪些教育?
提示:①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②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做建设祖国这一伟大事业的接班人。
四、积累写话,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查找李大钊的相关资料,结合本文,以“我眼中的李大钊”为题写一段话。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方面表现人物品质
(学生齐读第8—18自然段。)
师:“可怕的一天”指哪一天?
生:指的是1927年4月6日那一天。
师:“果然”怎么解释?在文中指什么?
生: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文中指“我们”想到了父亲被捕的结果。
师: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描写敌人的语言的句子。
(学生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生:“不要放走一个!”“你认识他吗?”“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
师: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这些句子表现了敌人的虚伪和凶残。
师:找出描写敌人的动作的词句,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说明敌人心虚,为了抓父亲一个人竟动用了这么多人力。
生:“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说明了敌人的残暴。
生:“夺下了父亲的手枪”,也说明了敌人的凶残。
师:作者将李大钊与敌人在神情、动作方面进行了对比,可以表现出什么呢?
生:借敌人心虚、凶恶的一面反衬出李大钊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品质。
师:面对凶残的敌人,“我”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生:惊恐、害怕。
师:面对惊恐、害怕的“我”,父亲说了什么?
生: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师:从这两句话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感受到父亲的沉着冷静。
师:文中的哪个词还能表现父亲的沉着冷静?
生:“不慌不忙”体现了父亲的沉着冷静。
师:从这个词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生:体会到李大钊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和对敌人的无比蔑视。(教师板书:不慌不忙。)
师:作者将“我”的惊恐害怕与父亲的不慌不忙进行对比,表现了父亲的沉着冷静。那么,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去描写敌人的凶残,目的又是什么呢?
生:从反面衬托父亲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高大形象。(教师板书:临危不惧。)
师:这时的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敌人讲任何道理。因为父亲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就这样,残暴的匪徒把父亲和“我”都带走了。
赏析:本文中,作者多处运用对比描写的手法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一环节的设计,把“我”的惊恐和父亲的沉着冷静,敌人的凶残和父亲的平和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李大钊作为革命者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精神。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学的规律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重点突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教学实施过程中,语文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领悟、分析语句,指导学生运用“前后照应”以及“对比”的写作方法上。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经过两次通篇阅读后,剩下的时间已不多了。后面分析句子、感受人物形象的过程就比较仓促。要让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我认为应该做到内外结合,提高效率。这里的“内”有两层意思:一是课内的阅读,在读写模式的引领下,我们必须首先完成课程目标,也就需要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达到一定的量。二是课堂上的阅读时间,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进行了充分的阅读,学生的知识面才能拓宽,也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样,这里的“外”,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课外阅读的材料,拓展阅读虽然算是课外阅读,但是,它都是紧紧围绕课文中心进行编排和精选的,对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中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课的内容属于离学生实际情况比较久远的事情,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会有很多的不明白,如:为什么要抓捕李大钊,为什么要杀害李大钊等,在课文中这些情况交代得不是很深透,只有通过资料的补充,学生才能懂得其中的原因,了解更多,感悟更多。二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六年级的课文内容一般都比较长,拓展的材料也十分丰富,如果仅靠课堂的四十分钟,根本不能充分利用好拓展材料,所以,一般情况下,我都安排学生在课外或者在阅读课上进行拓展材料的阅读。只有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才能保证阅读量的跨越和为进行质的飞跃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