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免费下载部编本八下语文公开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部编本八下语文公开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课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文学史上,送别诗萌芽于《诗经》,成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唐宋达到鼎盛,如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皆为代表。

古人重离别,仅在唐朝,就有2000位诗人写过送别的诗。为什么古人重“离别”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选自《诗经·采薇》)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容易,所以在送别诗中,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

但古人写的送别诗中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650—676) ,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年十四举幽素科,年十七授朝散郎,时诸王好斗鸡,他为沛王写了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怒唐高宗。后任虢(guó)州参军,犯死罪,遇赦革职。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有《王子安集》二十卷。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王、杨、卢、骆)”,一起倡导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就最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què
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蜀州的那五个渡口。

叙述了两人一留长安,一往蜀州,将分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huàn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中国。

四海之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无须,不要。岐路:分手的路口。沾巾:沾湿手巾,指哭。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让泪水沾湿袖巾。
首联:回首长安,遥望蜀地。
颔联:同是宦游,客中作别。
颈联:天涯海角,互相勉励。
尾联:擦干眼泪,歧路壮别。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