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2.愚公移山

免费下载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研课《第22课:愚公移山》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研课《第22课:愚公移山》ppt课件免费下载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研课《第22课:愚公移山》ppt课件免费下载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研课《第22课:愚公移山》ppt课件免费下载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研课《第22课:愚公移山》ppt课件
听起来是奇闻
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
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
凭着是一身肝胆
想起来不是奇闻
讲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
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孙喔
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啊开路更难
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徐悲鸿作品《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列子》
学习目标:
1. 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和写作特色。
2. 领会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的现实意义。
3. 熟读并背诵课文。
作家作品的介绍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名寇,又名御寇)著,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 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列子,名御寇,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今存《列子》一书。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万仞( )冀 jì 魁父( ) 荷担( ) 孀妻( ) 始龀( ) 智叟( )
穷匮( ) 一厝( ) 陇断( )箕畚( ) ) 汝( ) 曾不若( ) 诸( ) 曾不能 ( )
惩( ) 塞( ) 雍( )叩 kòu亡 wú

rèn
kuífù
chèn
sǒu
kuì
cuò
lǒng

běn

céng
yōng
预习检测--读准下列字音
zhū

chéng
shuāng
céng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翻译第一小节
思 考 ?
愚公要移的是什么样的山?
太行  王屋 方七百里  高万仞
为什么不直接写移山,而要先写太行、王屋两座山?
用夸张手法写两山的高大,意在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为移山成功设伏,交待故事的背景.
翻译第二小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指通豫南
年且九十
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
聚室而谋
毕力平险
杂然相许
一直
将要,快要
对着 表修饰
苦于
集合 商量
毕:竭尽,用尽。险:险峻的大山
杂然:纷纷的样子。 许:赞同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90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副词,加强语气,连……都…… 削减
把……怎么样
况且
疑问代词,哪里
安放
投诸渤海之尾
兼词,之于
末端,这里指渤海的旁边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遂率子孙荷担者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于是,就 挑,扛
动词作状语,跳着
交换
通“返”,往返
用箕畚……名词作状语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能往返一次。
愚公移山的原因、目的分别是什么?
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目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深感迂塞之苦
他不能搬家吗
?
造福后代 确知移山之利
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里看出来?
1.杂然相许 2.杂曰。
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表明移山是此山中人的共同愿望,表达上增加了文章生动性,避免单调
愚公移山要克服哪些客观困难呢?
明确: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山高大险峻
年且九十 年老体衰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人员少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路途遥远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工具简陋
劳动艰辛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愚公“愚”?智叟“智”?
愚公不“愚”
因为他不怕困难,有坚强的毅力,他的伟大信心和伟大实践取得了胜利,说明了人定胜天的伟大意义。
智叟不“智”
因为他是个懒汉懦夫,把困难看得太重,把人的力量估计过低,是这一类典型人物的代表
讨论愚公与智叟的观点
1.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叟”对举,有什么深意?
愚公
移山
不愚
智叟
不智
对比
笑而止之
大智若愚
愚不可及
返回
3、比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是否相同?(注意读法)
其妻献疑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以君之力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如太行王屋何
其如土石何
献:提出疑问,
但不反对
笑:讥笑
君:是尊称忧虑
残年:极端鄙视
损:减少山之土
关切之情
“毁”“一毛”:拔根小草的力量也没有
“其”字加强了反问语气
妻子的态度:关心
智叟的态度:嘲讽
比一比: “人物表”里的这些人,在“移山”这个巨大的困难面前各自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面貌?
众子孙
遗男
妻子
智叟
杂然相许
赞同
跳往助之
赞同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关切、忧虑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嘲笑、讥讽
智叟的作用?
返回
有全面、发展的眼光
大智
大勇
持之以恒地与困难作斗争
不智、不勇
用片面、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勇于奉献
壮志雄心
冷漠逃避


人与自然
返回
对比和衬托手法
二山高峻
人少力微 工具简陋
对比
智叟目光短浅 安于现状 自作聪明
愚公胸怀大志 远见卓识 敢于斗争
对比
遗男热情帮助
智叟顽固不化
对比
山神惊惧 天帝感动


愚公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一)愚公精神是建立在其做事的正确方法与思路之上的: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产生移山的 ;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设立移山的 ;
3、聚室而谋,征求支持:有移山的周密 ;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有敢于移山的 ;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有移山成功的 。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还可以这样来总结愚公的形象:他是一个 、 、 、 的老人。
(二)写“智叟笑而止之”是为了与愚公进行 ,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其人,他们 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做成一件事的;而 愚公精神也永远不会过时。
分析形象,学习精神
动力
目标
计划
行动
信心
目标宏大 计划周密 行动果敢 信心十足
对比
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思想保守,
勇于战胜困难、顽强拼搏的
翻译第四小节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返回
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古今异义
4、古代句式
古汉语常识
通假字
1、寒暑易节,始一 焉
2、甚矣,汝之不
3、河曲智叟 以应
4、一 朔东,一 雍南
5、无 断焉
次主页
主页






1、寒暑易节,始一 焉
2、甚矣,汝之不
3、河曲智叟 以应
4、一 朔东,一 雍南
5、无 断焉



古汉语常识
通假字
次主页
主页

通“返”,读fân 返回


古汉语常识
通假字
1、寒暑易节,始一 焉
2、甚矣,汝之不
3、河曲智叟 以应
4、一 朔东,一 雍南
5、无 断焉
次主页
主页

通“慧”
读huì 聪明





古汉语常识
通假字
1、寒暑易节,始一 焉
2、甚矣,汝之不
3、河曲智叟 以应
4、一 朔东,一 雍南
5、无 断焉
次主页
主页






通“无”,
读wú 没有
古汉语常识
通假字
1、寒暑易节,始一 焉
2、甚矣,汝之不
3、河曲智叟 以应
4、一 朔东,一 雍南
5、无 断焉
次主页
主页






通“措”,
读cuò 放置
古汉语常识
通假字
1、寒暑易节,始一 焉
2、甚矣,汝之不
3、河曲智叟 以应
4、一 朔东,一 雍南
5、无 断焉
主页






通“垄”,
读lông 高地
次主页
古汉语常识
词类活用
1、 运于渤海之尾
2、 往助之
3、吾与汝 力平
主页
箕畚


次主页

古汉语常识
词类活用
1、 运于渤海之尾
2、 往助之
3、吾与汝 力平
主页
箕畚


次主页

名词“箕畚”用作动词“运”的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箕畚
古汉语常识
词类活用
1、 运于渤海之尾
2、 往助之
3、吾与汝 力平
主页
箕畚


次主页

动词作“往助”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跳着的意思
古汉语常识
词类活用
1、 运于渤海之尾
2、 往助之
3、吾与汝 力平
主页
箕畚


次主页

毕:形容词作动词用,用尽
古汉语常识
词类活用
1、 运于渤海之尾
2、 往助之
3、吾与汝 力平
主页
箕畚


次主页

形作名,险阻的山。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归纳总结
我们从愚公的身上能学到哪些积极的品质?
1、做事不畏艰险。
2、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3、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愚公的精神:迎难而上,排除一切艰难险阻,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精神。
联想迁移

“精卫填海”,讲的是上古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变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想把东海填平。旧时用以比喻有深仇大恨,积极设法报复。后也比喻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滴水穿石”,也作“水滴石穿”。滴水日久可以把石头穿透。比喻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困难,终会成功。
“绳锯木断”,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滴水穿石”相似。

铁杵磨针”,讲的是李白小时侯的故事。
你能想到哪些和愚公精神内涵相同的成语或典故?
我们还需要
愚公移山的精神吗?
返回
“愚公精神”给我的启示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返回
与愚公移山相比,我们学习上的那点困难充其量只是绊脚石。如果不想做一个望山兴叹的懦夫,那就让我们踏着困难这个垫脚石勇敢向前争取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