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作文>初中作文教学>中考作文课件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教研课《考场四类作文写作指导》ppt课件24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教研课《考场四类作文写作指导》ppt课件24中考作文写作技巧教研课《考场四类作文写作指导》ppt课件24中考作文写作技巧教研课《考场四类作文写作指导》ppt课件24中考作文写作技巧教研课《考场四类作文写作指导》ppt课件24
第二章 考场四类作文写作指导
一、命题作文
【写作技巧】
命题作文是指命题者给出了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考生根
据这个给定的题目进行写作。这类作文题的特点一是题目已定,
特点二是在给定题目的同时,常常给出了相应的提示。写好一
篇命题作文,考生可根据题目类型,扣住题眼,敲定写作文体,
选定写作材料,确定作文主旨,再构思行文。
(一)直接型全命题作文:直接运思,化大为小
直接型全命题作文的题干通常由“题目+要求”组成,题
意明确,要求所记的事、所写的人、所说的理、所状的物一目
了然。题目已经蕴含了作文的基本内容。对于这类作文题,考
生可以通过“直接运思,化大为小”的方法进行构思选材,确
定主旨。
如天津市的中考作文题《一次不寻常的考试》,题目已经非

常明了,要写的是一篇记叙文,记叙的是一次考试,其中“不

寻常”是应深入挖掘的字眼,“不寻常”在哪里?应该在文章

中重点突出来,文章的主旨也应该在这次考试的“不寻常”中

凸现。又如深圳市的中考作文题《今天真好》,考生从题目看就

知道要写一篇叙事性文章,可以是一天里发生的一件事,也可

以写一天里发生的几件事,其中“真好”是文眼,是应反复渲

染的重心,而好在哪里就是文章要彰显的主题。再如大连市中

考题《最舒心的时候》,题目中的“最舒心”就是文眼,写作时

该浓墨重彩的内容。
又如中考作文题《感谢挫折》,从题目看,“感谢”就是文
章的文眼,题目已经彰显了要表达的中心:因为挫折,使我们
明确了方向,振作了精神,获得了成功。明确了中心,即可敲
定文体及该运用的材料。如果写成一篇记叙文,可以通过对一
方面或几方面“挫折”的具体叙述,表达出“我”不畏挫折、
屡败屡战的精神风貌。如果写成散文,可以铺叙“挫折中奋起”
的若干画面,可以是个人的,可以是集体的,可以是国家的,
然后抒发对“挫折”的感受。如果写议论文,可以在确立论点
的基础上,讲道理,摆事实,继而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二)含蓄式全命题作文:巧妙转换,化虚为实
此类文题语意含蓄,往往包含引申、比喻或象征等意义。
如果误将该类文题当作直接型全命题作文,就可能导致立意肤
浅、视野狭窄、不合题旨等失误。该类作文题写作时需要将它
转换成直接型全命题作文题,即把题目中含蓄而富有哲理的文
字转换成简明直白的语句,概括出蕴含其中的内涵后再运思行
文。
如含比喻意义的文题《起点》,这个起点,可能是某一阶段
生活的启动点,可能是事业中的前进点,可能是生活中的转折
点,可能是命运中的机遇点,可能是职业中的更换点,可能是
感情中的变化点,也可能是思想中的飞跃点。我们的写作要从
某一方面切入,使之具体化、形象化。那么,到底写什么呢?
这就得和我们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因为只有贴近中学生日常
生活的,才是我们好写的和命题人所要求的。如学习环境的改
变,由一般学校转到重点中学,成为新阶段生活的启动点;由
走读生的依赖性生活到寄宿生的独立性生活,成为生活中的转
折点;由父母的含辛茹苦工作,为的是让家人过上好一点的生
活,让你感受到自身的责任,或对父母感情的变化,成为思想
中的飞跃点或情感中的变化点;由师长朋友的一席开导性的话
或一件体贴性的事,成为前进中的诱发点等都可以是《起点》
的写作材料,然后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选定写作素材,确定文
体、主旨。
又如 2012 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作文题“垒高自己”。“垒

高自己”指的是一个动宾短语,“垒高”有提高自己的意思,

但强调的不完全等于提高自己,而应该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它包含了提高的准备和过程,而且“垒”是逐层提高,有从低

到高的过程。找到了这个破题关键,考生就能明白“垒高自己”

指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有时间和知识的积累,又要有知

识的高度和见识的广度的积累。再如梅州市 2014 年的命题作文

“冲过风雨”,其中的风雨就是一种象征义,具体见上章真题

探究部分。这样将含蓄式全命题作文转换成直接型全命题作文,

自然就能挖掘到题旨了。
(三)材料式全命题作文:审读材料,立意选材
此类文题通常由“导语+题目+要求”或“题目+要求+

提示语”组成。导语或提示语指引考生消除审题障碍,打开行

文思路,拓展写作范围,从而准确把握题旨。材料的作用为解

说文意、渲染气氛,或是唤醒考生阅读和情感的积累。在审读

文题时,千万不可忽略对材料的审读,一定要读出隐含在其中

的限制要求。当所给材料只有一个中心时,可直接将其提炼出

来作为作文的主旨;当同时有多个要点时,则须首先选择一点

作为写作中心,然后再化大为小或化虚为实地立意选材、谋篇

布局。
如 2011 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作文题:以“说真话”为题写
一篇作文。题目前面的导语是:“在生活中,有人因说真话受
到误会,有人因说真话得到理解,有人因说真话受到伤害,有
人因说真话得到尊重……对此,你有怎样的亲身经历和独到思
考?”
这段写作提示其实已经给了考生写作的思路,题目“说真

话”实际是文章的写作话题,围绕这一“话题”和写作提示,

考生可以写:①你可以写因说真话受到误会的经历或思考;②

你可以写因说真话得到理解的经历或思考;③你可以写因说真

话受到伤害的经历或思考;④你也可以写因说真话得到尊重的

经历或思考;⑤你还可以写因说真话出现其他的情形或在此情

形下的思考……写作提示中的“对此,你有怎样的亲身经历和

独到思考”也已经提示了考生:可以写“亲身经历”(写成“记

一次说真话的经历”的记叙文),也可以写“独到思考”(写成

“说真话会产生怎样的相应后果,该不该说真话”的议论文)。
【典题示范】
(2013 年广东广州卷)请以“出错”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 字以上;③文中不
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命题解码:“出错”所涵盖的范畴较大,日常积累到的生

活素材或所构想到的几乎都能在范围之内,考生也不容易出现

偏题或跑题的情况。写这个题目注意抓住两点。第一,找一个

“出错”的例子,努力把这个例子写得生动、真实,这个要看

文笔和语言表述能力;第二,挖出它背后包含的有意思的内涵,

适合去开掘,这个要看思考能力。总之,针对这个题目,可以

从微观角度入手,通过小视觉看大事件,避免一些宏观空洞的

陈述。
审题误区:题目的思辨性很明显,首先,考生要考虑在什
么事情上“出错”。其次,还考验考生的联想能力,比如,看
到题目会不会想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前车之鉴?这些都与
“出错”有关。而这种联想,考察的是考生的反应速度。再次,
探讨“出错”的现象与原因内在的关联,这就升华到了思辨层
面。
【实战演练】
1.跨向明天的一步
青春年少的你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在你成长的过程中,
一定有许多令人心动的故事。请用“跨向明天的一步”为题写
一篇文章。
【思路点拨】从文体类别看,这是一篇记叙文,从文题含
义看,这是一个含比喻意义的文题。“跨向明天的一步”比喻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思想的逐步成熟,性格的不断完善,学习
的点滴进步等等。从选材方面看,应写与自己有关的真实故事,
应写成长途中令人怦然心动的故事。比如:认识了知识的重要,
懂得了友谊的珍贵,领悟了深奥的道理;由孤僻变得合群,由
懦弱变得勇敢,由依赖变得独立;电脑考试达标了,书法作品
获奖了,得意之作发表了……文题中的“一步”还暗示应从方
方面面中选一个侧面展开,不可面面俱到。
2.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失去后才知可贵,一是时
间,一是青春。”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何止这些,请以
“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点拨】此题有一段文字材料,它帮助我们打开思路,
“失去后才知道可贵”是本次作文的中心。如写亲身经历的一
件事反映这一中心,则可写成记叙文;若从多角度、多层面选
材反映这一中心,则可写成散文或议论文。考生可根据自己的
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选材写作。表明失去后才知道可贵这一观
点,从而让读者明白珍惜所有、把握当下的重要。
二、半命题作文
【写作技巧】
半命题作文就是限定了题目的一部分内容,学生根据要求
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这一类型
的作文题既有文题指定、限制的内容与范围,又有考生选材、
立意的自由。因而兼具限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是补全作文题目。在选择填入横线
的词语时,必须多加思索,反复推敲、比较,要选择适合自己
写作的那个点、那个人、那件事或那个方面;要调动自己的生
活储存,综合考虑选材、立意、构思等多种方面的因素,以写
熟悉内容为重点,以写“我”为中心,以立意构思新颖为前提,
以切入角度小为策略,扬长避短,把一个半命题变成就像是自
己命的一个题。根据各类半命题题型,考生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补好作文题目。
(一)补写型半命题作文:力求新颖,避免雷同
没有任何明显的限制语与修饰语,该类文题为同学们提供
了广阔的写作空间。那些一看到考题稍加思索就能想到的题目,
很难避免选材雷同误区,对这样的题目应弃之不用。考生宜选
取与中心相关的自己感受最深的体验、思考、发现来入题行文。
如文题:别用________的目光看________
作文题是一个否定句式,第一处横线上不能填正面的给予
鼓励、催人上进的内容,第二处横线上尽量不要填“我”。绝
大多数考生都以第一人称“我”来构思文章,且眼光局限于老
师、同学、亲人,选材又是我们一贯反感的补课、批改作业、
送伞、送“我”去医院、送书(钱)到学校、父母下岗(离婚、遇
车祸)等常用情节,很难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为什么一定是
“我”难忘?为什么别人一定要用目光看“我”呢?即使非要
是“我”不可,为什么“我”就不可以是一只燕子、一只老鼠、
一条小狗、一棵大树、一盏路灯?或者“我”就是屈原、项羽、
诸葛亮、曹操、刘备、司马迁、陶渊明、苏轼、蒲松龄、西施、
王昭君、李清照、杨玉环、武则天……或者是孙悟空、猪八戒、
如来佛祖、贾宝玉、林黛玉……为什么不可以呢?拓宽我们的
视野,从历史(小说)中、从电视媒体中、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挑选素材,让我们的作文具有深厚的文化
底蕴、浓烈的时代气息、真实的生活滋味、昂扬的青春色彩、
新鲜的人生体验、个性的表达方式!
(二)供选式半命题作文:结合实际,选材求新
该类文题在题干中给出了可供填充的词句,考生写作时必
须从这里面选择,限定了写作的范围与内容。如果在供选词语
后面出现省略号或“等等”字样,则考生可自由选择其他词语。
与前类文题相比,考生只需选择用所给词语填补完整题目即可,
审题难度明显下降。然而题目提供选择会导致不少考生选取相
同文题,因此要想脱颖而出,考生就得读出文题背后深层的立
意导向,在选材上求新。
比如 2010 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作文题:

书信是我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最常见的方式。 与朱元思

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就英法联军火烧圆明

园而写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愤怒地谴责了侵略者的罪

行,《傅雷家书》传递着动人的舐犊之情,《致女儿的一封信》

则用充满诗意的故事阐释了生命的真谛……请你选择一个渴望

交流的对象,以写信的方式追忆往事、传递情感、关注现实、

畅想未来,展开心灵对话吧!
请以“写给________的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

选择下列五个词语中的一个,填入标题横线处,使之完整(自己、

班主任、温家宝、蚂蚁、未来)。
文题关注考生的交流沟通,补充题目给出的几个选项中,

每个词语各自有着特定的立意范围和选材角度。比如“自己”

引导考生反思自身,追忆往昔,憧憬未来,通过此信,想给自

己怎样的希望(主旨)?“班主任”引导考生关注学校生活,洋

溢师生温情,通过此信,想对班主任交流什么(主旨)?“温家

宝”引导考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现实生活,你希望通过此信

实现怎样的社会理想?“蚂蚁”引导考生关注富有情趣的大自

然,你想通过此信从蚂蚁身上学习到什么?确定题目前,考生

应结合自身实际,围绕自己熟悉与擅长的内容来补题,尽量能

反映比较有实际意义的主题,进而选材行文。
(三)材料式半命题作文:审好题关,立意求深
相比前两种文题形式,材料式文题审题难度较大。对于考

生来说,首要任务是反复研读材料,把好审题关。另外,这种

类型的半命题作文极易陷入议论文与记叙文文体特征不明确的

误区,需要同学们特别注意。
如安徽省中考作文题: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

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

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

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围绕题干研读所给材料,我们可从中提炼出两个关键性词

语:晶莹、真实。这两个词诗意而抽象,考生审题时需要把它

们转换成形象、生动的具象事物来理解。从词语中洋溢着的感

情基调来看,关键词象征着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人、事、景、物。

“变”与“不变”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所以作文中应该反映

这个过程。“不会变”是相对于“会变”而言的。因此立意深

刻的佳作最好能反映出这个过程中的捍卫、努力或坚守的艰辛、

虔诚或执着等,如“不会变的是亲情”“不会变的是信念” “不

会变的是追求”等。从立意到选材,同学们需要选取那些印象最

深、最有把握的生活体验与感情经历,作文的立意力求深远。
【典题示范】
(2014 年福建厦门卷)作文题目:二选一作文题中的第二题
作文。
________距离(加上适当的词或短语,补足题目)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 500 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命题解码:这是一篇没有任何材料提示的半命题作文,在

补全作文题目之前,我们应先理解“距离”的含义,这里的“距

离”不能理解为客观意义上的地域距离,而应该理解为人与人

之间精神层面的距离或者差距,比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

文化层次的距离、对事物认知层面的差距、审美情趣的差距、

价值观的差距等。理解了距离可包含的各种含义,考生便可联

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敲定题目、确定文体、立意选材。可根据自

己的生活经历,写自己与他人因心灵(精神、认知、价值观等)

层面的距离而渴望得到理解(友情、亲情等)的记叙文;也可根

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对距离的看法,比如写成表达“距离产

生美”“尊重需要保持距离”等观点的议论文。
审题误区:文题比较简单,但部分考生容易把距离理解为
客观意义上的地域距离,这样,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写
出来的文章立意肤浅,难以获得高分。或者虽然能从精神层面
理解距离的含义,但不会从多角度选材料、深层次挖掘距离的
深意,因而也难以获得较高的分数。
【实战演练】
1.为________而陶醉
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中,无论人、事、物、景等,
总有令你陶醉的时候,请抓住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某一“陶
醉”点,补充文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
【思路点拨】半命题作文往往题材宽泛,有话可写。就本
文而言,选材面十分广阔。可以说是琴棋书画、天文地理、风
土人情、名胜古迹……样样皆可入文中。究竟怎样选好材料呢?
一是要新颖独特。有些材料很熟悉,但正因为太熟太俗可能被
很多人看好,为了避免雷同,你最好另辟蹊径。二是要宜于抒
发自己的情感,特别是能表现“陶醉”,因为写好“陶醉”是
本文成功的关键。
2.美,在________
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在迷人的清晨,在宁静的黄昏,
在温暖的校园里,在和睦的家庭中……到处都可以寻到美的足
迹。请将上面的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
【思路点拨】此文题可写成记叙文、散文,也可以写成议
论文。若写议论文,特别要注意填好题目。从立意的创新来看,
不可千篇一律地写什么“奉献精神”“助人为乐”“送温暖”
之类的主题,你可以表现邻里和睦的主题,可以表现家庭开展
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可以表现科技下乡的主题,可以表现民
风民俗的主题,可以表现爱美争美的主题……生活是一片广阔
的海洋,只要能表现生活中的美点亮点,文章的立意都会是健
康的、积极的。
三、话题作文

【写作技巧】
话题作文即以某一话题为写作范围,要求围绕该话题展开

联想,构思成文的一种作文题型。话题作文贴近考生现实生活,

富含人文气息,能够最大化地唤起考生的生活体验。话题作文

鼓励考生灵活取材、创新形式、发散思维,给考生充分的发挥

空间,使其更为自由地写作。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话题作文曾

经风行一时。虽然近年来逐渐式微,但其作为中考命题的主要

形式之一仍然受到一些考区命题者的青睐,同学们在复习备考

中不可忽略。
(一)单纯型话题作文:学会限定范围
给“话题”添加修饰限制性词语,缩小选材立意范围,再
命题构思写作。
这类话题作文只给出一个话题,没有任何提示语或材料的
限制,内容非常宽泛,审题难度似乎较大,常使同学们产生“老
虎吃天,无从下嘴”的感觉。对这类话题作文,我们可以在所
给话题前面或后面添加合适的词语,将话题扩展为有修饰限制
性词语的短语或句子。如以“渴望”为话题的作文,在“渴望”
前后添加词语后扩展为“我渴望母亲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扩
展后的内容可当作文题目,也可蕴含在作文内容或主旨里边。
这样,写作范围就被限定了,话题也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
抽象变得具体。所写作文的选材、立意就已经很明显了。此外,
我们也可以将话题从正面向反面思考或从反面向正面思考,来
捕捉可以构思立意的角度。
如: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话题“等待”与“行动”“出发”相对,同理“消极地等
待”到“积极地行动”与 “为了更精彩的出发”而“暂时地
蓄势等待”相对,如此地从正到反或从反到正思考,将“等待”
扩展为“等待未必是消极的”“等待是为更精彩的出发蓄势”
等短语或句子,写成议论性文体;亦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
素材积累,扩展为“那一次等待”“那一次________的等待”
等短语或句子,写成记叙类的文体。以扩展后的内容为题目、
为内容或为主旨构思写作,这样,文章的题目及写作范围就确
定了,且立意较为深远。确立中心后,再化大为小地根据自己
的生活经历、材料积累灵活选材,谋篇布局,亮点纷呈的作文
便写出来了。
(二)材料型话题作文:审读材料,确定立意
这类话题作文,或提供一段富有诗意的个性化提示语,以

激发考生的写作兴趣;或给出一段文字,对意义含蓄的话题进

行解释和界定,以降低考生的审题难度。我们在写作这类话题

作文时要仔细阅读文题所给材料,可从材料中选择某一个角度

来立意,也可以全面理解材料,综合概括 材料,看从中所表现

的中心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一中心,或从某一个角度来选材立

意,或从整体阐释话题选材立意。接着据此确定作文题目(或以

文章内容为题,或以中心为题,或以贯穿全文的线索为题……)

构思写作。如:
十五六岁的你,刚刚走过最美好的花季年华。因为走过,
也许你会明白亲情的可贵;因为走过,也许你会懂得友谊的难
得;因为走过,也许你会知道成功的不易;因为走过,也许你
会……
请以“走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阅历是人们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本身既是体

验乐趣的过程,也是实现自身价值与领悟人生真谛的过程。文

题材料中,走过青春、走过亲情、走过友谊、走过成功,“青

春、亲情、友谊、成功”等组成了考生成长中的现实人生,而

“走过”是实践和经历,“明白”“懂得”“知道”则暗示着

考生须写出自己心智的成熟或心灵磨砺提升的体验和过程。由

此可概括出一个中心内容: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很有意义,把

心贴近生活,我们会感受到一种触手可及的温暖与感动。这道

作文题启迪考生怀着平常心接受平凡日子带给自己的人生礼

物,其意旨非常深刻。理解了这样的选材范围、立意角度,接

下来的布局谋篇就水到渠成了。
【典题示范】
(2014 年福建厦门卷)作文题目:二选一作文题中的第一题
作文。
岸是水的边界,是限制,也是规则;它象征着归宿,承载
着游子的思念与寄托;饱含憧憬,写满孩童的梦想与期待;它
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请以“岸”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 500 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命题解码:话题作文在选题上较宽泛,故在下笔之前一定

要选准切入口。在文题中提到,岸是限制,也是规则;象征归

宿,承载着思念与寄托;包含憧憬、梦想与期待;是起点,又

是终点。这提示了写作选材范围和立意角度,如做事的行为规

则,心灵的归宿,人生的希望与梦想,奋斗者的起点与终点等。

文章可扣住“岸”这些象征意义,敲定题目,选材立意,然后

即可谋篇布局,运笔行文了。
审题误区:写作时切忌把话题“岸”扯得太广,东拉西扯,

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这样就导致文章空洞无物。文体上写成

议论文、记叙文等各类散文均可,切忌出现前半部分像议论文,

后半部分又像记叙文等文体不清的现象。
【实战演练】
1.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人的一生谁没有和门打过
交道呢?幼年时,家门曾是我们最温馨的港湾;长大一些后,
校门曾是伴随我们读书学习的最忠实的朋友;当我们走上社会
后,工厂的门、商店的门、医院的门又勾起我们多少美丽的憧
憬和遐想啊……也许有人将会走出国门,也许有人会走进监狱
的大门,人生将会为我、为你、为他打开一扇怎样的门呢?
请你以“门”为话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
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门可以是指一扇具体的门,也可以把它比喻

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隔膜、人为制造的一种障碍,门还可以是

一种封闭的象征。“开门”可以理解为人与人的沟通,或打破

某种封闭,或打开国门。“关门”就可理解为自我封闭或人为

制造隔膜和障碍。有了以上几种理解,写作思路就可以打开了。

你可以由一扇具体的门为线索,叙写一件事,描述一个人,自

编一则童话或寓言故事;也可以就门的多种比喻义和象征义展

开联想,写成抒情散文或议论文;你还可以用拟人化手法,以

小品的形式写一篇介绍有关“门”的知识的说明文,如说说门

的起源、门的种类、门的功用等等。
2.人的一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在学习、工作、
生活中遇到各种矛盾和困难时,我们往往要从中作出某种选择,
此时此刻,你是果断抉择呢,还是进退两难呢?你是自己拿定
主意呢,还是顺从别人的意愿呢?你选对了,还是选错了?你
对你的选择感到后悔吗?
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
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根据话题的提示,我们可以记叙自己在学习、
工作、生活中如何选择的一件事。既可以写成因选择正确而获
得成功的一件事,也可以写因选择不当而失败的一件事,甚至
可以写自己在选择面前进退两难而错失时机的一件事。你可以
对如何作出人生的正确选择发表看法,写成议论文;你还可以
通过写童话、寓言、小品文等文体,来表现人们面对选择而表
现出来的各种心态,从而揭示某种人生的哲理。你的立足点可
以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各种选择,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