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7* 李清照词两首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 7* 李清照词两首

  • 格式:  PPT
  • 大小:  2.49M    17张
  • 时间:  2017-11

7*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 课件13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7*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 课件13
醉花阴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出生于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十八岁嫁与太学生赵明诚,夫妻志趣相投,婚后生活美满。然而好景不长,遭遇靖康之变,两人躲避战乱于江南,南渡不久,丈夫病死,李清照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最后,怀着对家国之思,在极度的愁苦和孤寂中死去。 李清照在诗词文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最擅长的还是词,是婉约派代表词人,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被称为“易安体”,词集《漱玉集》。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诗人,亦称“一代词宗”。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李清照
旷世才女
李清照(1084-?),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被誉为“婉约正宗”。李清照的生活以靖康之难为界形成鲜明对照。这一切都在其作品中打上深深的烙印。李清照南渡前作品多写闺情相思;南渡后常有故土之思和身世之感,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有《漱玉词》。
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和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表现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醉花阴》写作背景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
苦。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
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
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
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
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 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每逢佳节倍思亲”,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
  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
  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
思的凄苦之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 王维
上片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是哪个字?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若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东篱,是菊圃的代称
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
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古诗十九首》
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
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
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
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
的菊花呢?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
晚于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
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琅嬛记》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词人用“瘦”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表现得令人心疼。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 柳永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
“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
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
           了最集中最形象 
           的体现。可以说
           全篇画龙,结句
           点睛,巧妙结合
           相映成辉,创设  
           出了“情深深,
           愁浓浓”的情境
小 结
烘云托月,藏而不露
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