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1.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7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1.教学方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满堂灌”的“教”脱离了“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只重视自己教的过程,不重视学生学的过程,造成“教”脱离“学”。习惯于把课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滴水不漏地讲给学生听,惟恐因某一点没讲到而造成考场上的失分。学生的学习被老师包办代替,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以前的教学造成课堂秩序乱,学生上课说话打闹,不爱听讲;教学费时低效,费劲心血讲一堂课,成绩好的学生掌握的内容也不多;学生成绩分化严重,差生越来越多。
(3)只讲进度不考虑教法,保证不了教学质量。教学时眼睛只盯着教学进度,不管学生能否吃得消,只是一味地赶进度。老师认为,进度就是一切,不拉课,不漏课,不漏教,就算尽职尽责。根本无暇顾及学生,不管学生学得怎样,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教得盲目;学生学得盲目,教师辛苦,学生吃力。进度虽然赶上了,教学质量却无法保证。
2.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存在的问题
(1)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不注意联系实际。由于升学考试中对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测试难到位。在教学中,宁可花大量的时间带领学生操作练习题,也不肯拿出时间做实验。不注意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环境能源密切联系,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
(2)注重知识点,不注重知识结构。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学生经过课堂教学,能把课堂上的内容复述出来,却不善于对各知识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不善于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结构,教学只努力将知识点内容讲透,不注意用整体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规律。不注意知识结构的教学导致学生缺乏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分析习惯。如讲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时,只讲性质不注意联系其结构。
(3)注重习题操练,轻视方法教育。在“应该教育”的模式下,只重视习题的操作,忽视了科学方法教育的目标。学生总在教师的思维圈子里兜,没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们关心的只是采用什么方法,不关心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做的思维过程。最终导致了学习上的死记硬背。
(4)教学不是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只是面向少数优等生,对学习差的同学很少过问,他们关心的只是中考命中率,学生优秀率,教学设计也是围绕优生转,很难顾及差生。造成教师歧视、冷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处于被压抑中的这些学生觉得自己升学无望,人瞧不起,便不求上进,自暴自弃,造成厌学、逃学以至退学。
二.创新设计-----探究性实验教学
1.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足够时间和空间范围里,由自己来确定时间的分配,学会利用各种资源,(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查阅与问题有关的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对实验的事实进行分析评价。这样的探究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和倡导快乐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之中学,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投入到探究性实验中。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三化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实施“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有效途径。实验本身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持久性。
 3.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培养其创造力。
传统教学模式是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教,学生记,背,将学生教呆板了,不能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而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探求知识的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能在未知探索领域中积极思考,积极探索,从中会迸发出许多智慧和更多的灵感。如果能坚持不懈的训练,就十分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预期效果
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课堂上学生愿意听也愿意学,大多数学生都活动起来,并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热情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原来的上课睡觉变为积极地投入到实验中,由原来的上课说话打闹变为积极的思考讨论问题。通过教学设计的转换创新,教学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组织教学越来越容易,教学困境得到了化解。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成绩越来越好。学生成绩分化减轻,差生越来越少,达到了预期效果。
教学案例
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是在前面章节已对物质内部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以及一些物质的形成有了初步的介绍,并运用微观观点从质的方面对化学变化作了简单的阐述。而本内容在宏观上从量的方面揭示了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关系,揭示化学变化中质和量的内在联系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应用微粒的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对定律的理解,并为学习化学方程式作好铺垫。
2、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能否熟练的进行一些实验基本操作,初步培养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 “作出假设”、“实验方案的设计”、“概括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大的激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能力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可以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因此,我们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学情分析
首先,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对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有了一定认识,而《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学习中学生遇到的第一个基本定律。它的得出就是科学家前赴后继追求真理的一部探究史,因此,将它浓缩到一节课中,就不仅要解决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认识其微观本质过程的问题,更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科学家揭示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快乐,并初步意识到“守恒”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法则。
其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学生对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反应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点上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实验、多媒体动画、讨论、探究等手段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教学内容分析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磷燃烧,铁与硫酸铜反应等实验,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
2、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意义,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3、学生的探究实验保持和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观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
重点难点
认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的原因。
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想办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装置的改进,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教学过程
[师问]我们学习了许多化学反应,知道这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你考虑没有,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今天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提出猜想,最后归为三个假设与猜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3)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引导]我们通过探究证明我们的猜想。请根据桌上的仪器设计你的探究方案。
[媒体]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你从上面的方案中任选一个,进行探究,请大家设计方案,不要急于操作,我们共同交流后再进行实验。
[媒体]根据你选定的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药品
仪器:托盘天平 砝码 酒精灯 锥形瓶 玻璃管 气球单孔橡皮塞 镊子 100ml烧杯 量筒
药品:白磷 硫酸铜溶液 铁钉
教师发探究计划表,学生选择本组所用材料,引导学生在设计方案时更独特更有说服力。
建议:我们讨论你的方案是否完善,并听取各组好的意见,修改和完善你的实验方案。
探究报告
探究内容


探究方案


所用仪器


探究步骤
现象记录
猜想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学生每组派代表说出组内人员分工,选择具体的方案,各组可指出他人的不足,并且帮助别人减少误差,学习别人好的经验。
各组派代表展示实验方案。
[老师]指导学生完善实验方案。指导学生动手实验,指导学生注意观察记录。
[引导]1、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变化是不是存在规律?
2、测定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实验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学生]各组派代表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体验] 测定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实验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媒体] 白磷燃烧
[提问]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变化是什么?
[学生]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论、归纳总结。
[小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学生]在书上打记质量守恒定律。
[思考]木炭燃烧质量减少了,铁生锈后质量增加了,这些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学生]讨论归纳,这些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铁锈质量总和。
[阅读]教材第90页资料,了解拉瓦锡的定量实验研究结构。
[学生]再进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1、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探究活动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老师]同学们猜测一下蜡烛和镁条燃烧前后质量是否相同。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
[提问](1)实验结果与你的猜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2)如果将镁条燃烧产生的白烟全部收集起来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3)采取什么措施可使上述两个实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学生]归纳总结,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
[提问]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相等?
[媒体演示]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的微观反应情况,以此启发学生的思路。
[学生]一学生认为产物是由原来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的,因而原子的种 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总和不会改变。
[老师]表扬该学生,用多媒体展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 原子的质量不变。因而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总和相等。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2、请用“变”和“不变”填空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变。
c、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3、在反应中A+B→C+D中,5gA和6gB反应生成了3gC和8gD。
板书设计: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2、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