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2017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公开课《期中检测题》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期中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关注社会、谈论一些社会问题。下面对于社会认识不正确的是( B )
A.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B.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中学生不接触社会为好
C.社会生活中有一些丑恶的东西,但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D.社会生活对人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我们要提高自控能力
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青年学生要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就必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磨砺意志、增强本领,其重要途径是参加( C )
A.理论学习 B.加强锻炼 C.社会实践 D.体验生活
3.小军的物理成绩一直不好,又没有时间去问老师。于是,他想到了网络,利用晚上的时间上网,听网上讲课,过了一段时间小军的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从小军的物理成绩很快提高中体会到( A )
①只要你想学习,在网络上随时可以找到学习资源和指导者 ②网络可以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便捷的条件 ③我们只要正确利用网络,网络便能够为我们带来益处 ④网络可以为我们解决实际学习中的一切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而青少年犯罪80%与网络有关,泛滥的网络暴力、色情游戏等,使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而走向犯罪。这警示我们中学生要( B )
①依法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拒绝上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④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网络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为此,我们必须( C )
①健全法制,营造良好的网络秩序 ②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网络空间资源 ③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文明上网 ④强化网络监督,维护网络秩序与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草木接受自然的限制,才能茁壮成长,人只有遵守社会法则,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下列与“约束”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规矩是一种积极的、有益的约束 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③拒绝约束,就是追求自由 ④人们在受到种种约束限制的同时,也享受着约束所带来的种种好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右图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B )
①正常的学习与生活都离不开规则 ②如果没有规则,我们将更加自由自在 ③如果没有规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将混乱不堪 ④作为中学生应该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下列名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D )
A.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朱熹)
B.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C.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
D.藐视别人,就是藐视自己(惠特曼)
9.现在许多学校都在校门口设立了文明值勤岗,值勤学生面带微笑,站姿规范,见了老师鞠躬问好,见到同学点头致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①有利于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待人习惯 ②是一种耽误学生时间、没有必要的行为 ③是语言和行为文明的具体表现 ④有利于学校形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风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下列成语典故中,能反映诚信的一组是( A )
①言必信,行必果 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③卧薪尝胆 ④一言为重百金轻 ⑤指鹿为马 ⑥挂羊头,卖狗肉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1.李某因倒卖个人信息30余万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李某这一行为( D )
①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②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③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④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受贿案,对被告人万庆良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B )
A.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B.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C.剥夺政治权利、罚金 D.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
13.周某向一诈骗团伙出售他人电话号码及通话清单,并从中获利1.6万元。2017年2月,周某被法院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 000元。周某的行为( B )
①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②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③只是违法行为,不受刑事处罚 ④是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目前社会上还有极少数不法分子向未成年人出售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售卖劣质商品,网络上也有不良信息和游戏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D )
A.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B.可以用非法手段报复
C.严格执法,坚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D.敢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保护,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
15.八年级学生小华在傍晚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持刀抢钱的歹徒,你认为他应该( B )
①快速向人群奔跑并呼救 ②与歹徒殊死搏斗 ③在保证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机智应对 ④记住歹徒相貌特征,事后打110报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网络交往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结合漫画,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喜: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悲:网络交往信息良莠不齐,常有诱骗欺诈的事情发生。存在侵犯智力成果权和消费者权利(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的行为。
(2)请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谈谈青少年应如何化“悲”为“喜”,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4分)
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忠实履行公民义务。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17.施贵华,景谷县团山村的一个普通农民。1997年11月11日,施贵华驾驶拖拉机发生翻倒,乘车人谢某当场死亡。法院判决施贵华赔偿47 000元。这对于家庭困难的施贵华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曾有很多人告诉施贵华,没钱就不要赔偿了,反正你真的没钱,法院能把你怎样。每当听到这些话时,他总是说:“别人怎么样我管不了,但是我只要有一口气在,不管赔多少年,我一定要赔清,人总要讲点诚信。”施贵华用了13年的时间,往返法院42次,赔偿最多的时候是1 000元,最少的时候是100元,只要手里有点钱他就往法院跑,终于将法院判决的47 000元钱全额付清。
施贵华的做法赢得了法院的好评,赢得了村民们的好评。2016年12月,施贵华荣登“中国好人榜”。
(1)施贵华的诚信做法赢得了人们的好评。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诚信的看法。(6分)
①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⑤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诚信做人到永远。(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分)
(2)施贵华的诚信品质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这种品质呢?(6分)
①对自己诚实不自欺,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②信守承诺 ,言而有信。③许诺要慎重,承诺要兑现。④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等。(答出其中3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18.材料一 李明和王刚是某校七年级(五)班的学生,李明向王刚借100元钱,说好一个月内归还,但是现在已临近期末,李明仍不归还,王刚多次催要无果,二人的关系闹得很僵。李明甚至放出风:“不就是那点钱吗?有钱也不还,看他能拿我怎么办?”
材料二 五一,蒋亮亮和他的同学到博物馆参观,每看到一件文物,就发出“哇”——一系列尖叫。严重影响了参观秩序,工作人员劝阻不听,无奈之下工作人员报了案,蒋亮亮等被送到派出所,不但受到严厉的批评,而且每人处以50元罚款。
材料三 孙鹏对学习不感兴趣,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抡拳头,在班里是小霸王,谁也不敢惹。一周前,与同学马伟发生口角,竟然拿椅子砸向马伟,结果造成马伟受重伤,右耳失聪,孙鹏因此也付出沉重的代价,尽管是未成年人,仍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1)探究一: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面表格(把序号填入表格)(12分)
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 ④行政制裁 ⑤民事责任 ⑥刑事处罚 ⑦行政违法
⑧民事违法 ⑨刑事违法 ⑩较轻 严重
材料四 中学生某某,小时因父母溺爱,经常顶撞父母。上学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缺交作业,被学校给予记过处分。但他并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结识了些游手好闲的朋友,经常拿别人的东西不还,后来因携带管制刀具、试图结伙斗殴被公安机关罚款、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为搞钱玩网络游戏,竟持械多次拦路抢劫,并致人死伤。最终被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探究二:违法行为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分析本案例中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分别属于哪类。(7分)
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本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有:拿别人的东西不还;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有:携带管制刀具、结伙斗殴;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的有:拦路抢劫,致人死伤。
19.中学生林林放学后,在校外遭到几名社会青年的勒索。这几名社会青年强行将林林身上的钱搜走,并要求他每周一放学后都要在指定的地点交出30元钱。林林又气又怕,找同学商量怎么办。
甲:我们一起凑钱给他们,免得找麻烦。
乙:找几个好朋友教训一下他们。
丙:我们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想一想,以上几位同学的说法对吗?请分析说明。(6分)
甲的说法不对,面对不法侵害忍气吞声,会助长社会青年的嚣张气焰。乙的说法不对,面对不法侵害以牙还牙,以恶还恶,不但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且可能违反法律。丙的说法正确,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如果你是林林的同学,请帮助他想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不少于两个)(2分)
告诉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记住对方外貌特征,逃跑方向,说话口音,车牌号码等。
(3)以上三位同学的对话对你有何启示?(6分)
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才能最有效地打击犯罪。③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