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爱莲说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爱莲说

  • 格式:  DOC
  • 大小:  48K    2张
  • 时间:  2017-03

《爱莲说》教案13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爱莲说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重点语句,培养理解文句的能力;
2、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导语:世间万物,总能引起人们对生活的沉思。一些事物所具有的品质,也经常引起人们的联想,并借以鞭策自己过更高尚的生活。今天,我们就学习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看一看作者对莲花的品质作了怎样的联想,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志。

一、析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叫杂说,大约相当于现代的杂文,属于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又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爱莲说”即“爱莲论”。
二、作者简介: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宋代哲学家。他为人正直,敢于主持正义,不贪图荣华富贵。晚年在故乡庐山莲花峰下建舍讲学。本文是他在做南康郡守时所写。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边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过处,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清洁,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至今,江西省星子县还有莲池遗址。
三、读课文,写生字
1.以下生字读音和书写要熟练掌握(默写时易错):

敦颐 茂叔 濂溪 蕃 淤泥 濯清涟 净植 亵玩 隐逸 鲜有闻
2.读课文
四、分析课文。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蕃:多。 可爱者:值得爱的
——水中的、陆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
——本句泛论切入,含蓄地说明,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情感的体现。
2.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只。
——本句具体叙说,显示陶渊明不苟随时俗、傲然物外的高洁品质。
3.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自:从。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盛:特别,非常。 李唐:唐朝。唐代的皇帝姓
李,故称。
——唐代初期,世人特别推崇牡丹,把它从山西引种到长安和洛阳,视为珍品。唐代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唐代诗人刘禹锡写诗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玩牡丹已成为当时盛行长安和洛阳的社会风气。
4.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予:我。 淤泥:污泥。 濯:洗涤。 清涟: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有一句俗语和“出污泥而不染”正发相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通:贯通。 直:挺直。 蔓、枝:名词作动词,生枝蔓,长枝节。
6.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更,更加。 清:清芬 亭亭:耸立的样子。 净植:洁净地站立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玩:亵,轻慢。轻慢而随便地玩弄。
8.作者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你认为作者用莲花的品格象征了君子的哪些品格?
——高洁 正直 不攀附、不结党 高雅 谦虚 庄重(见板书)
9.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莲的品格,实则写的是君子的品格。通过赞美莲花,赞美了君子。这种以花品喻人品,把自己要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君子高洁品格的思想寄托在莲花上,我们把这种写作手法称为“托物言志”。
10.既然是“爱莲说”,抒写对莲花的喜爱,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到菊花和牡丹?
——菊花是正衬,牡丹是反衬。借以体现莲花高洁品格,表明自己人生态度。
11.文章开篇连用两个“独”,应怎样理解其作用?
——两个“独”起到了强调作用。前一个“独”表现了陶渊明遗世独立,绝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后一个“独”表现作者不同于陶渊明避世隐居,也不同于富贵者对名利的热衷,要保持自身节操和品格,做一个君子的人生态度。
12.怎样理解本文结尾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感情?
——对陶渊明一类的隐士之稀少的惋惜;对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即“知音”稀少的慨叹;对追名逐利、世风日下的讥讽和委婉的批评。
13. 指出本文写法并概括主题。
——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使莲花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表明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批判了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世风。
五、小结:
1.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2.本文采用了衬托的手法,以菊花为正衬,以牡丹为反衬,更加突出了莲的君子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