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第10课《木兰诗》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编者:(宋)郭茂倩
木兰诗
一诗歌简介
二字音
三朗读
四字词句义
五故事情节
六人物形象
七详略分析
八课外廷伸
中国古典诗歌
诗
古体诗
近体诗
(形成唐代)
古体诗
乐府诗
绝句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律诗
五言
七言
律诗
律诗
词(又称“长短句”以两宋成就最高)
曲(以元代成就最高)
散曲(小令)
戏剧
现代诗歌
(五四创始)
新诗
旧体诗
诗
歌
分
类
诗歌分类:
诗歌
按内容有无较完整的 抒情诗
故事和人物分 叙事诗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借人、事的
描述抒情
按形式分
格律诗
自由诗
散文诗
木兰诗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
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
拂云堆上祝明妃。
作品简介
作品简介
《木兰诗》简介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
河南虞城花木兰祠
请读准字音——
唧唧 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鞯 辔头
鸣溅溅 燕山 鸣啾啾 戎机 朔气 金柝
红妆 著 帖花黄 傍 姊妹 云鬓
jī zhù tiě kèhán ānjiān pèi jiān yān jīu róng shuò tuò zhuāng zhuó tiē bàng zǐ bìn
诵 读 指 导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忧愁、复杂、矛盾(坚定)
紧张、急促(柔情)
豪迈的气概
轻松、归心似箭
欢快、喜悦
赞美惊叹
木 兰 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字斟句酌
字词解释
当: 惟: 何所思: 军贴:
十二卷: 愿为市鞍马:
对着
只,只有
想什么事情
军队文告
很多卷
愿意为此买鞍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旦: 辞: 去: 闻: 但: 戎机: 若: 朔气: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释词解字
早晨
像
辞别
离开
只,只有
听见
军事,战争
北方的寒气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后重返故乡。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二十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朴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字词解释
明堂: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问所欲: 愿驰千里足: 相扶将: 向: 著: 皆: 朴朔: 迷离: 走:
傍: 安能: 是:
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记很大的功
赏赐很多的财物
问(木兰)想要什么
希望骑上千里马
相互搀扶
对着
穿
都
脚步跳跃
目光模糊的样子
靠着,贴着
怎么能
表示肯定的判断动词
跑
合作探究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层内容。
2、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3、找出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4、这首诗在叙事上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精彩展示
1、复述故事理清结构
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理清情节:
木兰停机(叹息)、决心(替父从军)、从军(准备)、奔赴(战场)、
十年(征战)、拒赏(高官厚禄)、亲人(团聚)。
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第二部分(第4段),写木兰万里长征,十年转战凯旋的生活。第三部分(第5-6段)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姐弟迎接木兰、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请概括本诗主要情节
代父从军,
踏上征途
奔赴前线,
十年征战
还朝辞官,
亲人团聚
比喻赞美,
讴歌英雄
一、
二、
三、
四、
木
兰
诗
2、人物形象分析
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总结: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互文
如:“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
“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
在这里互相渗透,互相说明,意义上是合指的,兼顾的。作者为了求得诗句的统一,音调的和谐才分开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叫“互文”,就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上下文的意义互相交错,补充。
4、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言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军缘由
出征前的准备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
凯旋辞官
家人迎接
木兰改装
——详写
——略写
——详写
——略写
——详写
——详写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略写英雄气慨
1、(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
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2、(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恋别、辞官和还家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小结
古代巾帼英雄故事
穆桂英: 传说故事人物。生长于山东穆柯寨,寨主木羽之 女,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因在阵前自招杨宗保为婿,归于宋营。在抗击辽的入侵时,她飒爽英姿,跃马横刀,与杨家诸将领一道,所向披靡,屡建战功。宗保在抗击西夏的战争中死去后,佘太君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征西时,她已五十岁,但她锐气不减,仍挂先锋印,一马当先,力战番将。是古代流传的巾帼英雄形象,深为群众所喜爱。民间以“穆桂英挂帅” 、“大破天门阵”等故事流传最广。
樊梨花:“薛家将”中人物。原为寒江关关主樊洪之女。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富于反抗精神,武艺高强,神通广大的女英雄。
梁红玉: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军围攻,力尽伤重落马而死。终年三十三岁。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